陈汉朝开国之后,太祖皇帝认为这个天下终究还是要靠着自己家人来守护。于是,国朝初定后不久,除了一些开国功臣封侯封国公,此外还有一大批王爷。
第一代分封到地方的王爷,由于都是太祖皇帝看着长大的,不管是出于对太祖威望的惧怕,还是对太祖本人的恐惧,这一代至少在太祖还在时,没人敢有心思。
这点倒是与晋朝时期很相似,司马皇室也相信自己族人能够保障自己江山万万年,结果就是在司马炎逼迫曹奂禅位,建立晋朝之后的第26年,八王之乱就发生了。八王之乱前后分两个阶段,加起来16年。
最终的结果就是,八王之乱之后,中央完全失控,皇权成为地方军阀手中的傀儡。最终夺取八王之乱成果的东海王司马越,实际上在职权上等同于皇帝了。而在司马越死后不久没几年,西晋灭亡,从此开启了几百年的混乱时代。
国朝实际上是吸取了以往的一些教训,太祖驾崩之后,后来的历代皇帝实际上都在逐步削弱分支的权力。
可是随着时间往后推移,特别是在经历了好几代之后,皇帝直系这一支能力不强的时候,那些分支难道就不会有想法吗?
毕竟人都是有多样性的,你不能保障培养的每一位帝王都是勤政君王,不能保障每一位君王都能够亲贤臣远小人,做不到的。
那这时候,如果分支出了一个能力特别强的人,怎么办?毕竟按照血统来说,你直系是太祖的血脉,分支就不是太祖的血脉吗?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作为一个皇室的王爷,你怎么办?造反,别搞笑了,王爷的权力在经过快两百年的时间,已经削弱的不成样子。在开始的时候,或许因为手上还有军权,还有造反的机会,到如今,别搞笑了,根本就没有造反的条件。
那么怎么办?最好的办法就是装愚钝,或者装傻,让皇帝放松对你的戒心。但是这时候,一些有野心的大臣,却想把你推到前面来。
为什么呢?这就要回到君权与相权的博弈了,前面已经说过了,国朝自太祖在位时有相位,之后相位被废除了。
然而相位被废除了,但是有一个矛盾却始终没有得到解决,那就是君权与所有臣子之间的君臣矛盾。
一方面,是君王在不断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君权,另一方面,则是臣子们结成的同盟在对抗着皇权。究其原因还是两个利益集团的碰撞。
皇帝所代表的实际上还是皇家的利益,前面也说过了,皇家就相当于这个帝国最大的地主,那么那些大臣就相当于小一些的地主。
大家都在一个锅里抢饭吃,你抢的多了,那么就代表别人的吃的就少了。矛盾自然就产生了,所以,这一对矛盾不可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