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押着当总督

异口同声大都督必须由湖北籍有名望的人担当。

当时革命军的眼光有局限,还停留在“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境界。

反对孙中山和黄兴的另一个原因,是远水救不了近火,

武昌起义爆发时,孙中山还在国外奔走,黄兴也没在湖北。

这时有人提议由汤化龙来当大都督。

汤化龙,湖北浠水人,符合要求。

汤化龙确实很有名,他是立宪派代表人物。

立宪派就是拥护清政府改革,引进西洋技术,强大军队的那些人。

汤化龙具有先进的改良思想,他一直想把西方那套政治制度引进来,比如成立众议院,设立内阁,三权分立等等。

这种思想在当时有一定的进步性。

不过他和孙中山、黄兴等人彻底革命思想有所不同。

彼时,汤化龙就在现场,他主持着会议,听到提议他急忙摆手说:

“在下万万不可接受,我不懂军事,时难担当此大任,我管民政处理点琐碎事还可以。”

汤化龙婉拒。

他说的也确实没毛病,大都督要指挥千军万马,汤化龙还真没这个能耐。

片刻沉默后,忽一人一拍大腿:“我咋把他忘了!我提议黎元洪!”

你还别说,黎元洪是湖北人,打仗是把好手,对待手下士兵和蔼可亲,人送外号“黎菩萨”。

“对,太好了,就他了!”众人纷纷点头。

黎元洪,人称黎黄陂。

他最早是北洋水师里的一名舰长,在甲午海战中,他的舰船被日本吉野号击沉,

落水后的黎元洪凭借出色的水技,硬生生游回了岸。

如果那时候有铁人三项赛,黎元洪肯定拔得游泳头筹。

甲午海战失败后,北洋水军的大小头目都被清政府罢了官,

黎元洪只好告别了效力的北洋水师,结束了他14年的海军生涯。

到后来,张之洞在南京要训练一支水军,黎元洪应征入伍,张之洞看他是个人才,迅速提拔。

光绪22年,张之洞再次出任湖广总督,黎元洪也随之来到了湖北老家,

小主,

出任张之洞新军混成旅协统,相当于现在的旅长。

武昌起义前夕,他为了避免和新军里的革命青年死磕,来了个乌龟缩头,基本做到了不出工不出力。

革命军占领湖北军政府后,他干脆躲进家里藏了起来。

这时候人们想起了黎元洪,他水陆战术都懂,接触过西洋武器,完全能镇的住清军。

“走,找他去!”

革命士兵就去黎元洪家里去请他出山,“梆梆梆”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