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远处,吴博文正指导战士们使用改进后的轻量化迫击炮。他挽起袖子,露出略显苍白的手臂,耐心地给围成一圈的战士们讲解着:"大家记住,这轻量化迫击炮虽然只有三十斤重,但瞄准的时候还是要仔细。先根据目标距离调整炮架角度,再校准准星,发射时要稳,别慌,这样才能保证精度。"
一名年轻的战士听得很认真,时不时点头,还拿起笔在小本子上记着要点。他叫王浩,是迫击炮班的新兵,之前一直用老式迫击炮,还是第一次接触这种改进后的武器,心里既紧张又期待。
"吴博士,我要是在战斗中紧张,忘了操作步骤怎么办?"王浩小声问道,声音里透着些许不安。
吴博文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别紧张!到了战场上,只要记住'稳、准、快'三个字就行。稳住心神,瞄准目标,快速发射。而且李队长会在前线指挥,有什么问题,随时可以问他。"
王浩点点头,深吸一口气,心里踏实了不少。他拿起一枚炮弹,试着模拟装填动作,嘴唇微动,默念着吴博文教的操作步骤。
李铮在集结点里来回穿梭,检查着每一个环节。他看到战士们都在认真地准备着,有的在磨刺刀,有的在整理弹药带,有的在互相检查装备,心里涌起一股暖流。这些朴实的面孔,这些坚定的眼神,就是根据地最坚固的防线。
"报告李队长!"一个稚嫩的声音传来,李铮回头,看见通讯员小马正气喘吁吁地跑来,"张团长让我告诉您,会议提前半小时召开,请您马上过去!"
李铮点点头,最后看了眼忙碌的集结点,对身边的副手嘱咐了几句,便快步向团部方向走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团部设在一个隐蔽的山洞里,此刻已经坐满了各营的指挥员。张大山站在一张手绘的军事地图前,手中的指挥棒在地图上缓缓移动。
"同志们,"张大山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张面孔,"经过一个月的游击战,鬼子已经是强弩之末。现在,是咱们反击的时候了!"
他手中的指挥棒重重地点在地图上的两个位置:"日军现在分五路驻扎在根据地外围,其中,东边的山田小队和西边的渡边小队兵力最薄弱,而且他们的弹药和粮食最少,咱们就先从这两个小队下手!"
"一营负责进攻东边的山田小队,二营负责进攻西边的渡边小队,三营和四营作为预备队,随时准备支援。李铮带领机动支援队,在前线负责武器维修和弹药补给,确保各部队的火力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