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时刚过,昭都笼罩在一片朦胧的晨霭之中,湿润的空气中带着料峭春寒。然而,这份清晨的宁静很快就被一阵阵急促的锣声和官差洪亮的宣告声打破。一队队身着皂隶公服的小吏,手持浆糊桶和成卷的告示,穿梭于昭都的大街小巷,将一张张散发着新鲜墨香的黄麻纸,郑重其事地张贴在城门、市集口、里坊的布告墙上,乃至一些人来人往的醒目之处。
天色渐明,好奇的百姓们从四面八方聚拢过来,将布告墙围得水泄不通。识字的伸长脖子,一字一句地念着;不识字的则焦急地踮起脚,侧耳倾听,生怕漏掉半个字。告示上的内容,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
“奉天承运,昭国新政:为体恤民艰,繁荣经济,自即日起,全国废止旧有铜钱流通,推行‘工分券’为法定钱币。赋税一体更张,废除钱帛之征,概以粮食实物代赋。限三日内,工分券通行全境,旧有钱币可至官设兑换点,依例换取新券。此布。昭国户政司,魏小六颁。”
人群安静了片刻,随即爆发出巨大的议论声,惊叹、疑惑、兴奋交织。
“工分券?这是个啥玩意儿?能当钱使?”一个满脸风霜、手指粗大的老农用力挠着后脑勺,眉头拧成了疙瘩,他怀里还揣着几枚打算买盐的、磨得发亮的铜钱。
旁边一个穿着洗得发白长衫的年轻书生,显然是识文断字的,他清了清嗓子,提高声音向周围人解释道:“老丈,各位乡亲,看这里!这工分券,是魏小六魏大人想出来的新钱!以后啊,咱们给官府种地、去工坊做工、或者立了军功,官府就给咱们记‘工分’,发这种‘工分券’当酬劳。拿着这券,就能去官家开的兑换点,换粮食、换布匹、换盐铁农具,什么都行!而且,以后交皇粮国税,再也不用想法子去弄铜钱了,直接交咱们地里打上来的粮食就行!”
“啥?交税直接交粮食?”老农的眼睛瞬间瞪大了,声音都带着颤音,“这……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咱们庄户人家,别的不敢说,粮食总归是能攒下些的!可那铜钱,一年到头也见不着几枚,为了交税,非得把粮食贱卖了换钱,让那些黑心商人盘剥一层皮不可!魏大人这法子,真是想到咱们心坎里去了!”
“可不是嘛!以后做工拿这券,心里也踏实,不怕钱不值钱或者弄丢了!”
“就是不知道这券好不好用,别到时候换不到东西……”
百姓们议论纷纷,脸上大多洋溢着期待和赞许,当然也夹杂着些许对新生事物的天然疑虑。
此刻,昭国皇宫的议事厅内,灯火通明。后军统领、新任户政司主事魏小六,正站在铺着巨大昭国疆域图的木案前,向端坐于上的楚宴和苏晚详细禀告他的新政方略。他面容虽略带疲惫,眼神却异常明亮,透着一种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