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她删掉的第一行字,长出了新枝

那不再是冰冷的钢筋与水泥,而是一具正在被注入灵魂的骨骼,一个即将为无数沉默的声音提供庇护的殿堂。

苏霓的目光穿透施工的尘埃,仿佛已经看到了它落成后的模样——公民叙事中心,一个属于人民的记忆方舟。

施工已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旧楼的礼堂正在被改造成一个极具未来感的沉浸式口述剧场。

项目经理拿着最终版设计图,向苏霓确认最后的细节。

“苏总,舞台背景是采用传统的幕布,还是全息投影?”

苏霓的指尖在图纸上轻轻一点,落在了舞台最中央的位置。

“都不是。”她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喙的决断力,“在这里,给我嵌入一块巨型实时数据屏。”

项目经理一愣,连旁边的赵小芸都凑了过来,满脸不解。

“数据屏?”赵小芸追问,“放什么?”

“放所有人都想看,却又看不到的东西。”苏霓的眼神里闪烁着一种近乎疯狂的冷静,“滚动播放当前全国民间影像备案的申请通过率、主要驳回理由的词云分布、申诉成功率……所有能公开的后台数据,都给我亮出来。”

赵小芸的脸色瞬间变了,她一把将苏霓拉到旁边,声音压得极低,充满了焦虑:“疯了!你这是在做什么?这不等于把巴掌直接扇到主管部门的脸上吗?他们会撕了我们的!”

“不。”苏霓摇了摇头,她的目光坚定如铁,直视着赵小芸惊恐的眼睛,“这不是打脸,这是递镜子。我们是在告诉他们——透明本身,就是最好的审查。与其让他们在暗箱里胡乱猜测民众的底线,不如让他们亲眼看看,那些被压抑的声音究竟是什么模样。”

她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锐利:“我们怕的,从来都不是审查本身,而是不透明的审查。”

赵小芸被这番话震在原地,久久说不出一个字。

她看着苏霓,忽然觉得眼前的这个女人,早已不是那个在电视台谨小慎微的主持人,而是一个手握刻刀,准备在时代幕布上雕刻新规则的匠人。

几乎在同一时刻,城市的另一端,许文澜走进了民政服务大厅。

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和打印机工作的嗡嗡声,一切都显得那么循规蹈矩。

她取了号,平静地坐在等候区,手中紧紧攥着一份姓名变更申请表。

轮到她时,她将表格递进窗口。

工作人员是一位戴着眼镜的中年女性,她熟练地扫过表格,目光却在“曾用名”一栏停住了。

那里工整地写着“许文澜”三个字。

而在它的旁边,还有一行极小的、却力透纸背的加注:“此名为我亲手构筑的牢笼,今自愿拆除。”

工作人员的眉头皱了起来,她抬起头,迟疑地看着许文澜:“女士,这种个人化的备注,按照规定是不能录入档案的。”

“我知道。”许文澜的表情没有一丝波澜,声音平静得像一潭深水,“那就把它记在我的个人情况说明材料里,作为附件。我需要它被记录下来。”

她的坚持让工作人员有些为难,但那双眼睛里的决绝,却又带着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

最终,工作人员点了点头,在另一张附表上,一字不差地誊抄了那行小字。

当崭新的身份文件递到手中时,许文澜的指尖微微颤抖。

她走出服务大厅,刺眼的阳光洒在身上,温暖得让她想哭。

她深吸一口气,拿出手机,给苏霓发去了一条短信。

“我终于敢在官方文件上,写下一个真实的名字。”

收到短信时,苏霓正在策划下一步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