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她按下的静音键,响得震耳欲聋

那一刻,外界的一切喧嚣都被隔绝,他们将以苏霓的视角,身临其境地体验那场直播前惊心动魄的十分钟。

耳边先是响起候播室门缝里透出的、被刻意压低的窃窃私语;紧接着,是导播耳机里突然中断、化为一片刺耳忙音的提示声;观众能“感觉”到自己手中那份稿纸的边缘,如何被掌心的冷汗浸透、变得湿软发皱。

在绝对的寂静中,一个清晰、冷静却又带着一丝颤抖的内心独白,会直接灌入脑海:“我知道,他们想让我失败。”

这不仅仅是还原,更是一场无声的控诉,让每一个体验者都切身感受到了那种被孤立、被设计的窒息感。

展览开幕当天,敏锐的赵小芸就发现了一个异常。

一名衣着朴素、头发斑白的中年男子,连续三天都在展厅外不远处徘徊,神情复杂,欲言又止。

经过陆承安派人侧面核实,所有人的心脏都漏跳了一拍——这个男人,竟然是当年电视台技术科的一名临时工,如今已经退休。

团队主动与他取得了联系。

没想到,对方几乎没有犹豫,便主动要求见面。

在一个安全的地点,他从一个布满灰尘的铁盒子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了一卷老式录音带。

“那天……那天我正好在审片室旁边的机房值班,”他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我亲眼看到审片组的组长,往……往当时苏主持的口杯里倒了点东西。我心里咯噔一下,顺手就把旁边监听设备的录音键按下了……就录了两句。这东西,我藏了这么多年,一直不敢拿出来。”

音频的背景音嘈杂模糊,但经过技术处理后,两句关键的对话却异常清晰地浮现出来:

“……只要她今天在台上倒下,那个新人的位置,就永远也轮不到那种背景的人来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放心,剂量我问过医生了,死不了人,只会让她看起来像个废物。”

当那句“那种背景的人”钻入耳中时,苏霓浑身一震,瞬间明白了所有。

她终于明白,为什么当年母亲会那般决绝地反对她报考播音系,甚至不惜与她冷战。

原来母亲早已洞悉了这个光鲜亮丽的行业背后,那看不见的、足以吞噬一切的深渊。

三份证据——医生的证词、技术员的录音、以及那盘作为诱因的YX000磁带——已经形成了一条无懈可击的证据链。

老张激动得满脸通红,他提议立刻将所有素材整合,制作一部名为《静音二十四秒》的纪实短片,投放到全网。

那“二十四秒”,正是当年直播信号切换前,那段没有任何画面、只有死寂的黑屏时间。

“不。”苏霓却出人意料地否决了,“我们不放片,只办一场发布会。”

她的眼神里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坚定光芒。

她要的不是一场隔着屏幕的舆论狂欢,而是一次面对面的、无可辩驳的审判。

发布会的邀请函,送到了全市所有主流媒体、广电系统各级干部以及市司法系统的代表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