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种树的人不怕天黑

教育部党组会结束的瞬间,消息如插上翅膀,瞬间传遍了所有关心“银杏新芽计划”的人的耳中。

正式批复的文件以加急电报的速度下发,红头标题庄重醒目——《关于同意将“银杏新芽计划”纳入“新时代青少年社会实践示范项目”的批复》。

文件内容更是字字千钧:首批试点中学,由最初的寥寥数所,一举扩增至二百所,覆盖全国十余个省市。

更关键的是,经费由地方配套,升级为中央财政专项列支!

这意味着,“银杏新芽计划”不再是一个需要四处化缘、看人脸色的民间项目,而是被纳入国家顶层设计的正式方略。

文件的最后,一行特别加注的黑体字,仿佛预示着一个更宏大的未来:“鼓励各试点单位积极探索口述史实践在青少年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创新性融合路径。”

基金会办公室里,欢呼声几乎要掀翻屋顶。

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难以抑制的激动,这不仅仅是一次项目的成功,更是对他们无数个日夜奋战的最高肯定。

然而,作为这一切的核心,苏霓却异常平静。

她接过那份足以让任何人欣喜若狂的红头文件,指尖拂过上面还带着油墨香气的铅字,眼底却没有丝毫波澜。

她没有像众人期待的那样宣布召开庆功会,甚至没有一句激昂的感言。

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中,她只是将文件轻轻放在桌上,转身拿起车钥匙,独自离开了喧嚣的办公室。

夜色渐深,陆承安处理完公司事务,却始终觉得心神不宁。

苏霓的反常像一根细刺,扎在他心头。

他拨通她的电话,无人接听。

一种强烈的直觉驱使着他,驱车径直开向了那个梦开始的地方——“银杏新芽计划”最初的试点中学。

校园里静谧无声,只有晚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

他在那棵百年银杏树下找到了她。

清冷的月光透过稀疏的枝叶,在她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她没有看手机,也没有看天空,只是静静地坐在档案角外的石凳上,手里紧紧攥着一页泛黄的纸张。

陆承安放轻脚步走过去,没有说话,只是在她身边坐下。

苏霓似乎早就知道他会来,将手里的纸张递给了他。

那是一张陈旧的黑白合影,照片上,一群穿着工装的年轻姑娘意气风发地站在“纺织厂劳动竞赛先进个人”的锦旗前。

她的母亲就在其中,扎着两条粗黑的辫子,笑容比阳光还要灿烂。

照片已经泛黄卷边,但背面的那行钢笔小字,却依旧清晰,笔迹秀气而坚定:“别忘了我们是怎么熬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