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老录音笔还没说完的话

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市民记忆馆开馆第三天的喧嚣已在酝酿。

苏霓像个严谨的工匠,再次踏入这片由她亲手打磨的记忆工地,巡查着最后的布展细节。

她的脚步停在了新设立的“回声教室”展区前,透明的展墙内,几个孩子正兴奋地对着特制的防水录音包,奶声奶气地录着童谣,清脆的笑声仿佛能穿透玻璃。

就在这时,一个身影攫住了她的视线。

那是一个穿着灰色夹克的中年男人,身形微驼,鬓角已染上风霜。

他没有进展馆,只是静静地站在展柜外,目光穿透玻璃,落在那个编号为M00014RE的录音笔模型上。

他的手插在口袋里,手指隔着布料,无意识地摩挲着一个同样形状的轮廓。

他的眼神里没有参观者的好奇,只有一种深不见底的、被时间浸泡过的沉重。

是护工老周。

苏霓心中一动,缓步走了过去,声音放得极轻,生怕惊扰了这份沉默。

“您好,”她轻声问,“您也想录点什么吗?这里可以体验。”

男人闻声回过神,浑浊的眼球转向她,扯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声音沙哑得像是被砂纸磨过:“不了……我老婆,快不行了。”他顿了顿,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才把后半句话挤出喉咙,“可我们俩,这辈子,从来就没好好说过一句话。”

话音落下的瞬间,城市另一端,记忆馆的后台数据中心里,尖锐的警报声划破了深夜的宁静。

许文澜猛地从椅子上弹起,双眼死死盯住屏幕上那条疯狂跳动的红色数据流。

一组来自西南某县医院的异常上传数据,像一根扎进系统心脏的毒刺,格外醒目。

“连续七天,每晚凌晨三点整,准时上传。”许文澜喃喃自语,指尖在键盘上疾飞如电,“上传内容无法识别,只有持续的呼吸声和模糊的低语,但情感波动曲线……持续爆表!”

这不合常理!

一个昏迷的病人,怎么可能产生如此剧烈的情感波动?

她迅速调取设备编号,一串熟悉的字符跳入眼帘——这是第一批为特殊需求者配发的改装型助听器之一。

归属人:张秀英。

正是老周的妻子!

许文澜的心猛地一沉,立刻拨通了当地协作护士的紧急通讯。

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疲惫:“许工,病人已经深度昏睡好几天了,生命体征很微弱。她先生……就是老周,每晚都守在这里,用一台老式唱片机放《梁祝》。”

“放唱片?”许文澜眉头紧锁。

“是啊,”护士叹了口气,“他说,他们年轻时就一起听这个。他说‘她耳朵不好,但心听得见’。每天晚上都这样,雷打不动。”

心听得见?

许文澜的呼吸一滞。

是老周的低语被收录了,还是……她不敢再想下去。

挂断电话,她调出所有的原始音频,她将自己关在办公室里,咖啡因和代码构建起她的战场。

她要撕开这层包裹着呼吸声的浓雾,她要让那些模糊的音节,显露出它们本来的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