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中的那道投影,形态稳定为一本摊开的古老书籍,书页上流淌着无数文明的兴衰史诗。一个苍老而平和的声音响起:
“生机?变量林晚,你可知,你所言的生机,于吾等守护的‘大秩序’而言,或许正是导致最终‘热寂’或‘大撕裂’的催化剂?”
左侧的投影,化作无数精密咬合的齿轮与杠杆,代表着绝对的理性与效率。一个冰冷尖锐的声音接口:
“经吾等推演,你所代表的‘混沌变量’及‘轮回不确定性’,在无穷时间尺度下,导致宇宙整体熵增失控的概率,高达99.98%。为确保宇宙结构稳定,延缓终极归宿,清除不可控变量,乃最优选择。”
右侧的投影,则如同一面映照万物的明镜,倒映着林晚的身影,却又似乎能看穿她的一切。一个空灵淡漠的声音响起:
“你的道,源于太初,却背离了太初的‘无’。你的轮回,包容生死,却也可能孕育出超越掌控的‘恶孽’。此间因果,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你承担不起。”
三位仲裁者,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天枢为何要执行“格式化”的根本原因。它们并非出于单纯的恶意,而是基于某种对宇宙终极命运的推演,为了维护一个它们认为“更优”的、更长久的宇宙稳态,而必须清除像林晚这样不可控的“变量”。
林晚听完,心中波澜微起。她终于触及了天枢行为逻辑的核心——它们是在以牺牲局部(如地球,如她)的“可能性”与“生机”为代价,试图换取整个宇宙宏观上的“长久稳定”。
这是一种冷酷到极致的“理性”!
她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更加锐利:“所以,在你们看来,为了一个推演中所谓的‘更优未来’,就可以肆意扼杀当下存在的文明与生灵?就可以将充满无限可能性的宇宙,变成一个按部就班、死气沉沉的囚笼?”
“非是扼杀,乃是必要的修正。”居中的历史仲裁者声音依旧平和,“文明的兴衰,个体的存亡,于宇宙尺度,不过微尘。以微尘之牺牲,换取整体之存续,此乃秩序之代价。”
“代价?”林晚笑了,笑声中带着一丝嘲讽,“谁赋予了你们裁定代价的权力?你们推演的‘最优解’,就一定是宇宙唯一的出路吗?”
她踏前一步,背后太初混沌轮回道韵再次隐隐浮现,与三位仲裁者的概念威压分庭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