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吃上苗寨圣女软饭的那个汉人18(番外)

暖黄的灯火在竹楼内摇曳。

映照着虞风华略显疲惫,却柔和的侧脸。

她轻轻拍着怀中吃饱喝足的婴孩。

视线落在纪黎明拿着笔,对着石板苦思冥想的背影上。

“还没想好?”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笑意,打破了室内的宁静。

纪黎明转过身,眉头拧成了个结:

“想了好多,都觉得配不上我们女儿。”

“‘芷兰’太普遍,‘灵犀’又怕她压力太大......”

“风华,你是娘亲,你来定。”

虞风华低头,指尖拂过女儿细嫩的脸颊。

小家伙无意识地咂咂嘴。

“她出生时,山谷里的月光特别亮,连祭坛那边的‘幽潭’都映着清辉。”

她抬眼,望向窗外那轮皎洁的山月,“就叫‘月瞳’吧。”

“纪月瞳。”

“愿她眼眸如月,清辉自明,能看清这山林万物,也能洞悉人心本真。”

“月瞳...纪月瞳......”

纪黎明低声重复了几遍,眼睛越来越亮。

“好!山月为眸,洞彻灵犀。”

“这个名字既有我们山林的气韵,又不失灵动。”

“还是你有办法!”

他凑过来,小心翼翼地从她怀中接过女儿,对着那懵懂的小脸轻声道:

“小月瞳,听见了吗?你有名字啦,喜欢吗?”

小月瞳仿佛听懂了般,嘴角微微弯了一下。

她打了个小小的哈欠,在父亲安稳的臂弯里沉沉睡去。

时光荏苒。

小小的纪月瞳,如同山间最富生命力的藤蔓。

飞快地抽条生长。

“阿爹!阿爹!你快看!”

五岁的小月瞳举着一株被揉得有些凌乱的草药,跌跌撞撞跑进药庐。

她的小辫子都跑散了。

“这个是...是‘星星草’!对不对?”

“乔姨姨说,晚上它会发光。”

纪黎明放下捣药杵,一把将女儿抱起,让她坐在自己膝上。

接过那株草药仔细看了看,他忍俊不禁:

“宝贝,这个是‘鬼灯笼’,不是‘星星草’。”

“你看它的叶子边缘,有细细的小锯齿,‘星星草’的叶子是光滑的。”

“而且‘鬼灯笼’捣碎了汁液沾上,皮肤会痒痒哦。”

小月瞳“啊”了一声,小脸垮了下来,嘟囔道:

“它们长得好像嘛......”

“世间万物,形似而神非者众多。”

清冷的声音自门口响起。

虞风华走了进来。

她手里拿着一条浸湿的布巾,轻轻拉过女儿的小手擦拭。

“学辨识,不能只看大概,要观察细微之处。”

“形态、气味、触感,甚至它生长的环境,都是线索。”

小月瞳仰着头,看着娘亲:

“就像阿娘能分辨出,每一只蜜蜂飞行的声音不一样吗?”

虞风华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嗯。用心,而非只用眼睛。”

纪黎明笑着补充:“还要用手,用鼻子,甚至用舌头尝。”

“当然,危险的绝对不能尝。”

他点了点女儿的小鼻子,“比如这个‘鬼灯笼’,记住了吗?”

小月瞳用力点头:

“记住啦,鬼灯笼,叶子有齿齿,不能乱摸。”

虞风华将擦干净的布巾放到一边,看着女儿:

“明日清晨,带你去听露水落在不同叶子上的声音。”

“好!”

小月瞳欢呼一声,从父亲膝头滑下,又跑去缠着正在分拣药材的医婆。

“阿婆阿婆,再给我讲讲那个会‘跳舞’的草药嘛......”

医婆乐呵呵地放下手中的活计,布满皱纹的脸笑成了一朵菊花:

“哎哟,我们小月瞳又想听故事啦?来来来,阿婆跟你说......”

七岁那年,小月瞳第一次独自进入了寨子边缘的林地。

她没有告诉任何人。

怀里揣着阿爹给她防身的小药包,手腕上盘着已是她忠实护卫的小白。

她在一条溪流边,发现了一条受伤的小蛇。

它通体碧绿,只有尾部带着一圈耀眼的金色。

此刻却无精打采地蜷缩在石头缝里。

尾部有一道明显的伤痕。

小月瞳蹲下身,没有贸然伸手,只是轻声问:

“你怎么啦?疼不疼?”

那小蛇似乎能感知到她的善意,和身上那股与山林契约同源的气息。

它微微昂起头,吐了吐信子,发出细微的“嘶嘶”声。

小白从她手腕上滑下,靠近那条碧绿小蛇,绕着转了两圈。

也发出低低的嘶鸣,似乎在交流。

“阿娘说,山里的生灵都是我们的邻居。”

小月瞳拿出小药包。

里面有一些纪黎明给她准备的、研磨好的止血草药粉。

她小心翼翼地用树叶舀了点溪水,和上药粉,做成糊状。

然后看向碧绿小蛇。

“我给你上药,好不好?可能会有点凉,但不疼的。”

她伸出手指,蘸了一点药糊,极其缓慢地靠近。

小主,

碧绿小蛇最初有些警惕。

身体微微后缩。

但在小白持续地“安抚”,和小月瞳纯净无邪的眼神注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