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工作室的“秘密武器”

外界关于“抒情曲救世主”Ace的喧嚣与崇拜,如同汹涌的海浪,不断拍打着MOP娱乐这艘日渐稳固的航船。然而,在船体的最核心舱室——那间隔音效果极佳的专用训练室里,却是一片与外界纷扰完全隔绝的、静谧而专注的天地。这里,正在进行着一项远比应对眼前成功更为重要的战略投资:雕琢那块被金贤宇视为“秘密武器”的璞玉——李知恩。

与MOP正式签约后,李知恩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她不再是那个在各个小公司间辗转碰壁、只能在廉价练习室里独自摸索的迷茫练习生。她的训练,从日程、内容到方法,全部由金贤宇亲自制定大纲,由他高薪聘请的、签署了严格保密协议的顶尖声乐导师和形体老师负责执行。而金贤宇自己,则扮演着总规划师和最终裁决者的角色,定期亲自检阅成果,并进行关键方向的指导。

周五傍晚,其他员工已陆续下班,训练室的灯却依然亮着。李知恩刚刚结束一轮高强度的气息控制训练,额头上布满细密的汗珠,微微喘息着。金贤宇坐在控制台前,回放着刚才录制的一段她练习元音连贯性的音频片段。他的神情专注,手指偶尔在频谱仪上轻点,标记出需要调整的节点。

“这一句,‘?’到‘?’的过渡,气息支撑点再靠后一些,不要用喉咙挤,想象声音从丹田发出,平滑地滑过去。”金贤宇的声音透过对讲系统传来,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精准。他没有使用晦涩的专业术语,总是用最形象的比喻引导她。“感觉像吹动一片很轻的羽毛,要持续、均匀,不能断。”

李知恩认真点头,闭上眼睛,仔细回味着他的话,重新调整呼吸,再次尝试。这一次,声音的过渡果然更加圆润自然。她的脸上立刻浮现出领悟的欣喜,如同一个解开了难题的学生,望向单向玻璃后那个模糊的身影,眼中充满了纯粹的敬佩与感激。

这样的场景,已成为训练室的常态。金贤宇对李知恩的训练,远不止于提升唱功。他的规划,细致到了每一个层面:

声音本质的挖掘与保护: 他极度珍视她那份与生俱来的清澈音色和独特的叙事感,反对任何可能破坏其特质的、过度追求力量或技巧的“油滑”训练。他强调的是“情感驱动技术”,让她理解每一句歌词背后的故事,用真实的情感去带动声音的表现力,而非单纯炫技。

创作能力的启蒙: 他并没有急于让她演唱现成的作品,而是鼓励她开始记录自己的心情、生活中的小感悟,甚至尝试为这些文字配上简单的旋律。他告诉她:“一个只会唱歌的歌手,是传声筒。一个能理解创作、甚至参与创作的歌手,才是艺术家。” 他会仔细聆听她稚嫩的创作小样,从不嘲笑,总是先肯定其中的闪光点,再提出一两个具体的改进建议,比如“这个和弦可以试试换成更柔和的进行,会更符合你想表达的忧郁心情”。

艺术审美的培养: 他会给她列出歌单,从经典的韩国演歌到西方的民谣、爵士,让她广泛聆听,分析不同歌手处理情感的方式。也会让她阅读一些诗歌、散文,培养她对文字和意境的感知力。

心态的塑造: 他从不给她不切实际的承诺,也绝不让她因暂时的进步而骄傲。他反复强调:“你的路很长,现在只是打基础。忘记外界的一切,专注于你面前的麦克风和你内心的声音。”

训练间隙,金贤宇会让她休息片刻,偶尔也会和她聊几句。

“知恩,你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