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落伸直腿,一边将手机揣进去,一边解释道:

“只是让他们去微博买了两条热搜,#卓同宇出道二十周年#,#那些年我们一起听过的卓同宇#。”

“就……这就完了?”索彬彬结结巴巴地问。

“完了。”凌落把手机丢到一边。

“不是,凌落,”故阳凑过来,还是没想明白,“买热搜我懂,可为什么是买这种?现在不是应该发声明,或者甩证据,跟他们硬刚吗?”

凌落抬眼,看着他,耐心地解释:“你说的硬刚,是最低级的公关手段。对付一群没有理智的乌合之众,你跟他们讲道理是没用的。你越解释,他们越觉得你心虚。”

“舆论战,打的从来不是真相,是人心。”

“那些黑子想把卓老师塑造成一个‘晚节不保、恰烂钱、打压后辈’的油腻老前辈形象。我们要做的,就是打破这个形象。”

他顿了顿,声音很轻,仿佛四年前轻声教故阳最头疼的作业。

“至于怎么打破,就是要把他最光辉、最深入人心的形象,重新拉回大众视野。卓同宇不是今天才出道的流量,他是拿过双料歌王的实力派,是华语乐坛一个时代的记忆。他的歌,陪伴了一代人的青春。”

“当#那些年我们一起听过的卓同宇#这个话题冲上热搜,那些曾经听着他歌长大的人,会是什么反应?”

故阳的眼睛慢慢亮了起来。

他仿佛已经能看到那个画面了。

那些平时不上网冲浪的八零后九零后,在刷微博时,偶然看到了这个话题。

他们会点进去,看到熟悉的歌名,听着熟悉的旋律。

他们会想起自己穿着校服,在MP3里单曲循环这些歌的青涩岁月。

他们会想起毕业时,在KTV里和同学朋友勾肩搭背的无忧无虑。

那是他们的青春,是他们回不去的过去。

这种情怀一旦被勾起来,是无比强大的。

当他们带着这种滤镜,再去看那些辱骂卓同宇的黑帖时,他们会怎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