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杰忍不住发问:“姐姐,你怎么了?”
“这是我吗?”我也忍不住发问。
“姐姐,你肯定受伤不轻,连自己都不认识了呀!”小杰有些难过,他真的很善良,“姐姐别担心,以后来照顾你。我们这就去让父亲收留你。”
“谢谢小杰,小杰你几岁了?”我问道。
“姐姐,我10岁了!”小杰说道。啊!有10岁了吗?怎么看起来就七八岁的样子!
我心里吃了一惊,男孩子后段长吧!
“那现在是什么年月了呀?我们在什么城市呀?”我也不知道自己的身份,想多了解一些现在的情况。
“姐姐,现在是民国十六年(1927),我们在徽州。”小杰认真的回答我,他是想帮助我找回记忆的。
“民国十六年?”我重复着,脑子里一点概念都没有,我是民国时期的人吗?我是一个小女孩吗?
头疼的让我眉头紧皱,龇牙咧嘴的。
“姐姐,想不起来就不要想了!到时候给你找个大夫瞧瞧。”小杰焦急的安慰我。
然后拉我去书房,我停止思考,感觉好多了,和小杰一起去书房。
小杰推开书房的门,墨香裹挟着陈旧书卷的气息扑面而来。书房不大,却布置得雅致有序。靠墙是一排高大的实木书架,层层叠叠摆满了线装古籍、西式装订的新书,甚至还有几本洋文书。
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木地板上洒下斑驳光影,尘埃在光束中悠悠飞舞。屋子正中央,摆着一张宽大的书桌,上面摊开着宣纸,毛笔随意搁在笔搁上,砚台里墨汁还泛着微光,似乎主人刚刚搁笔。
一位中年儒雅的中年男子身着长衫,正坐在书桌前的太师椅上翻看账本,见我们进来,先是一愣,然后抬眸露出笑意。
一位温婉的妇人坐在一旁的绣墩上,手里捏着针线,正绣着一方手帕,也偏头看向我们 ,表情先是一僵,之后露出笑容。
小杰上前一步,神色焦急,拉住男子的衣袖说道:“阿爹,这位姐姐昏倒在路边,而且什么都记不起来,也不知道家在哪里,也不知道自己是谁,还头疼的厉害,太可怜了,咱们收留她吧,再请个大夫来瞧瞧。”
小杰的父亲闻言,目光落在我身上,眼中满是关切,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疑惑之色。
小主,
妇人应该是小杰的母亲,她也站起身,快步走到我跟前,抬手摸了摸我的额头,轻声说:“瞧这小脸,可怜见的。”
小杰父亲命小厮就出门去请大夫了。小杰的母亲拉着我坐下,又吩咐下人端来热茶和点心。
小杰父亲神色关切,语气轻柔,生怕惊扰到我:“孩子,你且想想,老家何处,家中还有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