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雾散去,又转场了!
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的一个宁静村落,仿佛步入了一个被时光遗忘的世界。
错落有致的水族民居,石墙青瓦,散发着古朴的气息。
阳光洒在石板路上,反射出柔和的光,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与泥土的芬芳。
在村落的中央,一座宽敞的木楼前,几位水族妇女正围坐在一起,专注地忙碌着。
我走近一看,她们手中的针线上下翻飞,正在进行马尾绣的创作,那便是我此行的焦点——水族马尾绣。
木楼的走廊上,摆放着几张竹椅和矮桌,桌上堆满了各种绣品、丝线和马尾毛。
一位头发花白的阿婆坐在中间,人们叫她潘阿婆,是村里公认的马尾绣高手,岁月在她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但她的眼神却依旧明亮而专注。
周围坐着几位年轻的姑娘,她们是潘阿婆的孙女和村里其他热爱马尾绣的女孩。
我静静地站在一旁,生怕打扰到她们。
潘阿婆抬起头,看到了我,脸上露出和蔼的笑容,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话招呼我:“孩子,你是来参观马尾绣的吧?快过来坐。”
这次又看得见我,我这次是男还是女呀?
潘阿婆叫我孩子,我在她眼里不会是个小孩的形象吧!
我连忙走过去,坐在一旁的小板凳上。
潘阿婆拿起一缕马尾毛,开始向姑娘们讲解缠线的技巧:“孩子们,这缠线可是马尾绣的基础,得把马尾毛搓成均匀的线,再用丝线一圈一圈地缠紧,这样绣出来的图案才结实又好看。”
说着,她熟练地将丝线绕在马尾线上,动作轻盈而流畅。
我点点头。
其中一个叫阿依的姑娘,拿起一缕马尾毛,学着潘阿婆的样子开始缠线,可她的手指显得有些笨拙,丝线总是缠得歪歪扭扭。
“阿婆,我怎么总是缠不好呀?”阿依有些沮丧地说道。
潘阿婆笑着说:“别着急,阿依,这缠线需要多练习,慢慢来。你看,要把马尾毛拿稳,丝线从这个角度绕过去,用力要均匀。”说着,潘阿婆手把手地教阿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