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商会联席

“布商会:风险系数2.8,投入成本最高,市场波动较大”

“盐商会:风险系数2.2,投入成本较低,利润空间有限”

“还有其他商会:茶商会、酒商会、杂货商会等,都有各自的特点。”

“根据这个评估,我们制定了差异化的支持政策。”

老王看了表格,问:“这个风险系数是怎么算出来的?”

“我们考虑了多个因素,”苏锦说,“包括商品的保存难度、市场需求稳定性、价格波动幅度、社会影响程度等。”

“具体的支持政策是什么?”老李问。

苏锦拿出另一份文件:“我们建立了分层支持机制。”

“第一层:基础支持,所有商会都享受,包括信息服务、市场监管、纠纷调解等。”

“第二层:风险补偿,根据风险系数给予不同程度的补偿,风险越高,补偿越多。”

“第三层:特殊支持,针对特定情况给予额外帮助,比如自然灾害、市场异常波动等。”

老张听了,觉得比较合理:“这样看起来比较公平。”

“但是具体的补偿标准是什么?”老王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苏锦拿出详细的补偿标准表:“我们制定了三套标准。”

“第一套是风险补偿标准,”苏锦说,“风险系数3.0以上的,每月补贴50两银子;风险系数2.5到3.0的,每月补贴30两银子;风险系数2.0到2.5的,每月补贴20两银子;风险系数2.0以下的,每月补贴10两银子。”

“第二套是投入补偿标准,”她继续说,“储备投入1000两以上的,补贴5%;储备投入500到1000两的,补贴3%;储备投入500两以下的,补贴1%。”

“第三套是社会责任奖励,”苏锦说,“承担民生保障责任的,额外奖励20两银子;参与应急供应的,额外奖励10两银子;配合政策执行的,额外奖励5两银子。”

大家看了这个标准,觉得比较详细和公平。

刘德二按照流程继续说:“现在请大家讨论这个方案是否合理。”

老王算了算:“按照这个标准,我们粮商会每月可以得到75两银子的补贴,还算可以。”

老李也算了算:“我们布商会可以得到80两银子,比粮商会还多一点。”

老张说:“我们盐商会虽然只有35两银子,但考虑到我们的投入确实比较少,也算合理。”

其他商会的代表也纷纷表示认可。

“那大家还有什么意见吗?”刘德二问。

茶商会的代表举手:“我想问一下,这个标准是固定的吗?”

“不是固定的,”苏锦说,“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定期调整。”

“调整的依据是什么?”酒商会的代表问。

“主要看市场变化、成本变化、风险变化等因素,”苏锦说,“我们会每季度评估一次。”

“那谁来监督这个执行过程?”杂货商会的代表问。

苏锦想了想:“我们可以成立一个商会联合监督委员会,由各个商会轮流派代表参与。”

“这个想法不错,”老王说,“这样大家都能参与监督。”

刘德二看大家的情绪缓和了很多,按照流程说:“现在我们来讨论具体的执行细节。”

“首先是申请流程,”苏锦说,“各商会每月月底提交申请,我们在次月初审核发放。”

“申请需要提供什么材料?”老李问。

“主要是经营数据、储备情况、风险评估报告等,”苏锦说,“我们会提供标准的申请表格。”

“审核需要多长时间?”老张问。

“正常情况下三天内完成,”苏锦说,“特殊情况可能需要一周。”

“如果对审核结果有异议怎么办?”有人问。

“可以申请复议,”苏锦说,“我们会组织专门的复议委员会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