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账式统一

跨州通兑网络运行一周后,苏锦发现了一个新问题:各州的账目记录方式不统一,导致对账时出现混乱。

“夫人,出问题了,”刘德二拿着一堆账本跑进来。

“什么问题?”苏锦问。

“各州的账本记录方式都不一样,我们对不上账,”刘德二说,“有的按天记,有的按月记;有的记收入支出,有的记借贷;有的用阿拉伯数字,有的用汉字。”

苏锦看了看那些账本,确实一团糟:“这样下去不行,我们需要统一账式。”

这时萧廷也走了进来:“我刚才和其他州的代表通话,他们也反映了同样的问题。”

“看来这是个普遍问题,”苏锦说,“我们必须建立统一的记账标准。”

“但是要让各州都改变原有的记账习惯,恐怕不容易,”萧廷说。

苏锦想了想:“我们可以制定一套标准的账本格式,然后推广使用。”

“什么样的格式?”刘德二问。

“我来设计一套抠门账本标准本,”苏锦说,“既简单易懂,又功能齐全。”

“抠门账本标准本?”萧廷哭笑不得,“这个名字还真有你的风格。”

“名字要朗朗上口,容易记住,”苏锦说,“而且要体现我们的理念。”

当天下午,苏锦开始设计标准账本格式。

“首先,我们要统一科目分类,”苏锦说。

她在纸上写下了主要科目:

“资产类:现金、银票、存货、固定资产

负债类:应付款、借款、预收款

所有者权益类:本金、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收入类:营业收入、其他收入

支出类:营业成本、管理费用、其他支出”

“其次,我们要统一记账方法,”苏锦继续说。

“采用复式记账法,每笔业务都要有借方和贷方,借贷必须平衡。”

“还要统一记账周期,”她说,“每日记账,每月结算,每季度汇总。”

刘德二看着这些内容,有些头晕:“夫人,这些太复杂了,我都看不懂。”

“不复杂,”苏锦说,“我给你举个例子。”

“比如我们收到一笔银票,就记:借:银票 100两,贷:营业收入 100两。”

“如果我们支付工资,就记:借:管理费用 50两,贷:现金 50两。”

“这样每笔账都很清楚,而且借贷平衡。”

刘德二似懂非懂地点头:“好像有点明白了。”

“我再给你做一个标准模板,”苏锦说。

她拿出一张大纸,开始设计账本格式:

“抠门账本标准本

日期 | 摘要 | 科目 | 借方 | 贷方 | 余额 | 经手人”

“这个格式很清晰,”萧廷说,“一目了然。”

“而且我们在每页底部加上一句话,”苏锦说,“记账如记心,分毫不能差。”

“这句话很有教育意义,”萧廷说。

第二天,苏锦召集了五州的代表,讨论账式统一的问题。

“各位,”苏锦说,“我们的通兑网络运行很好,但是账目混乱的问题必须解决。”

“确实,”邻州代表说,“我们每次对账都要花很长时间。”

“所以我设计了一套标准账本格式,”苏锦说,“希望大家能够采用。”

她拿出“抠门账本标准本”的样本,给大家展示。

“这个格式很专业,”一个代表说,“但是我们的记账员能学会吗?”

“我会组织培训,”苏锦说,“而且这个格式其实很简单,学会了比原来的方法更方便。”

“那培训需要多长时间?”另一个代表问。

“我计划用一周时间,”苏锦说,“每州派两个记账员来学习,然后回去培训其他人。”

“这个想法不错,”大家都表示赞同。

“还有一个问题,”苏锦说,“我们需要统一记账用具。”

“什么用具?”有人问。

“算盘、笔墨、印章等,”苏锦说,“都要统一规格,这样便于管理。”

“而且我建议大家都使用我们的抠门算盘,”她继续说,“质量好,价格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