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涉及全国的大案,谁敢在细节上马虎?

“老太太,您就别多虑了。您作为敌特的举报人,属于重点表彰对象,怎么可能不公开表扬呢?这是必须的。”

“放心吧,街坊邻居不会说闲话的。不管敌特曾经做过什么好事,都改变不了他们是坏人的事实。您举报坏人,这叫大义灭亲,是该自豪的事!”

街道办值班人员面带微笑地应付了过去。

不过……

话虽如此,她看向聋老太太的眼神里,却掩不住那份轻视与讥讽。

明显口不对心,连她自己都不信自己说的话。

其实也怪不得她。当时民间仍讲究“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人人崇尚正直高尚的品格,社会风气淳厚。

对聋老太太这种“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的行径,实在很难让人产生好感。

不当面唾她两口,都算是有修养的了。

聋老太太气得够呛,却也没法仗着年纪大**。

若是受人欺负,去上级部门闹一闹倒也说得过去;可为了拒绝表彰而闹?

那只会更出名!

“唉,算了。”

周六上午,街道办贴出了关于敌特案举报人的宣传材料。

南锣鼓巷的居民们很快看到了公示,顿时一片哗然。

“快瞧,告示栏贴新消息了!我早说别的街道都有了,咱们南锣鼓巷肯定不会落下。哪位识字的帮忙念念?”

“是不是表扬李进阳的?不过之前不是说他的表扬信登了报,不在街道张贴了吗?”

“快找个识字的……哎!老阎来得正好!快帮着念念这告示,咱们街道有人受表彰了!”

刚推着自行车路过的阎阜贵停下车,仔细支好车架,又轻轻拍了拍车座,这才走到宣传栏前。这辆二手自行车是他新添的宝贝,每天都被擦得锃亮。

他扶了扶眼镜,仰头细看告示,笑道:“还真是表扬信!我给大家念念——都听好了!”

“表-扬-信:特此表彰南锣鼓巷95号四合院柳老太太……”

“大伙听见没?又是咱们院的人受表扬!这次是聋老太太!原来她才是举报人!这可是大功一件!”阎阜贵嗓门响亮,满脸自豪。院里已经有个李进阳立过功,现在聋老太太也受到表彰,简直是双喜临门。

左邻右舍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有人低声议论95号院风水好,好事都让他们赶上了。

阎阜贵乐呵呵地听了会儿夸奖,继续念道:

“……柳老太太虽曾被敌特所救,但经轧钢厂杨厂长劝导后,仍决心向组织揭发敌特身份。在此刻,国家大义超越个人恩情……”

念到此处,围观众人渐渐安静下来,彼此交换着微妙的眼神。有人窃窃私语:揭发敌特本是好事,可这毕竟是救命恩人,如此行事未免太不近人情。

阎阜贵越念越不自在,总觉得周围目光如**背。匆匆念完最后几句,他骑上自行车就溜走了,心里暗怨聋老太太这事做得不光彩,连累全院都跟着丢脸。

眼见他走远,聚在街道办门口的人们立刻七嘴八舌议论开来。

话里夹杂着“没良心”“白眼狼”“恩将仇报”这些字眼,性子急的还朝着95号院方向啐了两口唾沫。

“咱们这条街怎么就出了这么个丢人现眼的?真够丢脸的!”

“谁说不是呢,现在街坊们出门买菜,都得被人指指点点,咱们街道的名声都跟着坏了!”

“哼,聋老太太跟李进阳向来不对付,我早就看出她不是个善茬!”

“行了行了,都少说两句,散了吧!”

……

阎阜贵刚回到院里,就听见中院吵吵嚷嚷的。他停好自行车走过去一瞧,贾家门口已经围了一群人。

贾张氏正拄着拐杖在门口连哭带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