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国士初成

“回禀君上、相国!焚香告天,排筹演数,得‘大有’之象!大有者,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乃‘顺天休命’之吉兆!九二爻动:‘大车以载,有攸往,无咎。’此象昭然!”

他指向沙盘推演结果:“卦象应于‘合诸侯,共攘夷’之策!‘柔得尊位’(天子蒙尘需救),‘大中’(齐以中正大义号召),‘上下应之’(诸侯响应)!‘大车以载’者,喻我齐国以雄厚国力(兵车粮秣)为基;‘有攸往,无咎’者,行此正道,虽有艰险(九二非至尊,有险阻),终获无咎!”

他随即条分缕析,将推演的核心论据清晰道出:“其一,孤军深入,如履薄冰;合纵连横,方成‘大车’之势,可载此重任!其二,狄人外强中干,部族离心,粮草不继,此乃‘大有’之中暗藏之‘隙’!其三,以正讨逆,得天时(大义)、地利(本土策应)、人和(诸侯共愤),胜算在握!其四,纵有小挫(爻动示险),然根基稳固,预案周全,终可化险为夷!此役若成,非独解王室之危,更使我齐国霸业,如日中天!此乃天意所归,数理昭彰!” 他完美地将多国博弈模型的最优解(合纵出击),与“大有”卦的卦象爻辞结合,赋予了天命与理性的双重背书。

第四步:朝堂定鼎

周鸣的话音落下,麒麟殿内一片死寂,唯有粗重的呼吸声可闻。他的推演过程虽仍有龟甲蓍草的仪式外壳,但核心是条理无比清晰、论据“扎实”(数据支撑)的逻辑链条!沙盘上不同策略的算筹对比、风险收益的量化评估,如同无形的重锤,敲击在每个人的心头。即使是王子成父这样的主战派,也被如此系统、量化的分析所震撼;而高傒等保守派,脸色已变得极其难看。

“妖…妖言惑众!”高傒挣扎着起身,声音却失去了往日的底气,“沙盘推演,岂能尽信?算筹之数,焉知非虚?古之征伐,皆问卜于鬼神,断之以龟筮!岂有以此等…此等‘数术’妄断国运之理?荒谬!荒谬至极!” 他只能抓住“非古法”这根最后的稻草进行攻击,却无法从逻辑和数据上撼动周鸣分毫。

管仲的目光,从沙盘上周鸣标记的“合纵策略区”缓缓抬起,那深邃的眼中,此刻清晰地映照出对周鸣推演结论的认可与激赏。这份推演,不仅印证了他内心深处的战略构想,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量化支撑和风险控制思路!他转向御座,声音斩钉截铁:“君上!周太卜所‘卜’,条理分明,数理昭彰!‘大有’之卦,吉兆天成!合诸侯以攘夷狄,顺天应人,更乃强国称霸之必由之路!臣请发兵!”

齐桓公(或摄政者)看着沙盘上那指向“合纵”的黑色乾卦小旗,又看向管仲坚定的目光,最后扫过周鸣沉静而自信的脸庞,胸中豪气顿生:“善!天意如此,数理昭昭!传寡人令:以‘尊王攘夷’之名,传檄诸侯!命大司马整军备武,择吉日发兵!太卜丞周鸣,参赞军机,掌粮秣辎重之数算调度!” 国策,就此定鼎!

卷末:国士之重

走出压抑而辉煌的麒麟殿,春日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临淄城依旧车水马龙,喧嚣繁华。周鸣站在高高的宫阶之上,手中紧握着象征太卜丞身份与此刻新赋予的军机参赞之责的玉圭。玉质温润,却带着沉甸甸的冰凉。

小主,

他俯瞰着这座汇聚了天下财富与野心的巨城。短短数年,从荒野濒死的流民,到郯邑的“神算先生”,再到稷下立言的学派宗师,直至今日,在这决定国运的麒麟殿中,以“数理”定鼎乾坤,跻身齐国权力核心的“国士”!他的“数学易学”体系,已不再是求生的伪装或局部的改良,它已成为这个东方霸主国强国方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开始真正撬动历史的杠杆。

成就感的浪潮在胸中涌动。他看到了淳于毅等弟子在阶下投来的崇敬目光,看到了田穰欣慰的笑容,更感受到了管仲那深不可测的权谋之下,对自己价值的认可与利用。

然而,阴影如影随形。高傒离去时那怨毒如蛇蝎的一瞥;旧贵族们眼中闪烁的不甘与嫉恨;管仲那始终如同迷雾般的真实意图;稷下学派兴起后,来自阴阳家、保守儒者的攻讦必将更加猛烈;更重要的是……他低头看着手中的玉圭。这权力与信任的象征,也是将他置于风口浪尖的标靶。他的“数理”被朝堂认可,却也面临着被过度神化、被权力扭曲的巨大风险。一旦推演的结果与残酷的现实出现难以弥合的偏差,今日的“国士”,顷刻间便会沦为万夫所指的“妖妄”!

春风拂过,带着宫阙的熏香和市井的烟火气。周鸣深吸一口气,将玉圭紧紧握在掌心。那冰凉的触感,时刻提醒着他肩头的重担与足下的深渊。前路,是辅佐霸业成就的辉煌坦途?还是粉身碎骨的万丈悬崖?稷下点燃的星火,能否照亮这权力场中更深的黑暗?他昂首,步入临淄城喧闹的阳光与阴影交织的街巷之中。“数理之道,已入庙堂。然庙堂之高,其寒更甚。这柄双刃之剑,终将劈开怎样的未来?”

(卷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