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盐铁双策

赵盾眼中闪过一丝激赏,栾书抚须沉吟,士会微微颔首。郤缺和先榖则眉头紧锁,快速盘算着自家封地的物产底牌。荀林父脸色有些阴沉,这复杂机制显然超出了他“维持旧制”的预期。

“开始吧。”赵盾一锤定音。

司空府大殿瞬间变成了一个无声的战场。巨大的素帛阵列前,六卿及其带来的心腹谋士聚精会神,低声商议,气氛紧张而压抑。周鸣坐镇中央,身旁是负责记录和操作“影子价格”玉筹的书记官,以及几位被临时请来的、经验丰富、神色紧张的大商贾(负责提供市价咨询)。

竞标开始:

1.首轮竞标(暗标):诸卿将写好欲竞标股份编号及愿出“资”种类数量的竹片(密封),投入对应标箱。周鸣与书记官开标,将各卿出价以不同颜色算筹(代表不同资源)摆放到素帛阵列对应位置。同时,根据首轮出价集中度(如对A1盐股争夺激烈),周鸣示意书记官微微上调“盐股”的基础影子价格(玉筹刻度右移)。

2.影子价格公示与调整:书记官大声唱出调整后的各类“影子价格”。粮价因预估丰年略有下调(玉筹左移),兵车因边境摩擦传闻被微微上调(玉筹右移)。商贾们低声议论,印证着调整的合理性。

3.次轮竞标(明标):诸卿根据新的影子价格和对手首轮出价,调整策略,公开喊价竞标剩余股份或加价争夺关键股。场面顿时激烈。

赵盾目标明确,直指核心高产盐股A1、A2及盐运专道权。他封地广阔,粮储丰厚,大手笔砸下“粟米两万石+细葛三千匹”,根据影子价格折算的标值一骑绝尘,无人敢撄其锋。

栾书则展现出惊人的算计和耐心。他并未在最热门的A1上硬拼,而是精准锁定了霍山深处两处品位最高、但开采难度较大(故首轮竞标不激烈)的精铁矿点B3、B4,以及一处关键隘口的铁矿运输权。在次轮,当先榖、郤缺为争夺较易开采的富铁矿B1、B2争得面红耳赤、不断推高标值时,栾书以相对合理的“粟米八千石+提供百名熟练冶铁匠户(折算高标值)”组合,稳稳拿下了B3、B4及运输权,其折算标值因“匠户”的特殊贡献加成而极具性价比。

郤缺志在必得的是确保军械供应。他集中火力,以高昂的“兵车八十乘+大量粗麻布(用于军帐)”组合,力压先榖,夺得了靠近其封地的铁矿B1及毗邻的冶炼权,同时拿下一处中等盐股作为军盐补充。

先榖虽抢到了富铁矿B2,但代价巨大(付出近半战车储备及大量粮食),脸色铁青。士会则稳扎稳打,拿下了两处位置适中、产量稳定的盐股和一处铁矿,确保封地基本所需。

荀林父竞标过程显得保守谨慎,只获得了几处边角盐铁份额,脸色愈发阴沉。

竞标尘埃落定。素帛阵列上,各色算筹落定,清晰地划分了势力范围:赵氏掌控核心盐利,栾氏握有优质铁矿命脉,郤氏保住了军械专营基础,先氏付出巨大代价得一处富矿,士会取稳,荀氏所得甚微。虽有不甘(尤其是先榖),但在那套冰冷的算筹规则和动态影子价格折算下,结果似乎成了“数”的必然,暂时压制了直接的冲突。

然而,暗流从未停止。

数日后,霍太山铁矿区。新获开采权的诸卿部属正热火朝天地组织人力、物资进驻。周鸣奉赵盾之命,前往巡视交割,并协助核定初始开采量,为后续赋税和“影子价格”调整提供基准。

在栾氏新接手的B3矿区,周鸣遇到了麻烦。负责交割的栾氏家臣面带难色:“周师,并非我等拖延。实在是…市面上的生铁料,近日价格飞涨,且货源奇缺!我等原计划从山阳几家大铁铺采购一批上好生铁锭,用于打造第一批开矿工具,可那几家掌柜竟异口同声,说存货售罄,新货需待下月,价格…更是离谱!”

“飞涨?缺货?”周鸣眉头一皱。潞氏之战刚过,民间农具需求应平稳,军械打造也主要由卿族自家工坊负责,生铁市价不该如此异常。他立刻调阅了随行携带的近几个月绛都及周边大邑的市易记录简牍(这是他要求司空府定期抄送的)。

小主,

他快速构建了一个时间序列分析模型:

数据:过去六个月,每月朔日(初一)、望日(十五)记录的绛都、曲沃、安邑三地主要铁铺的“上等生铁锭”价格(单位:石/粮)。

可视化:在随身携带的蜡板上,以细针刻画出三条价格波动曲线(代表三地)。

观察:

1.前五个月,三地价格曲线平稳,略有季节性波动(春耕前略涨),相互间价差很小(运输成本内)。

2.近一个月(即竞标结果公布后):三地价格几乎同步、陡然飙升!涨幅远超正常季节波动范围(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