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走后,李纯的心里也是涌起一阵波澜。哪个男人没有七情六欲,谁能真正做到清心寡欲,只是前面自己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没有心思想这男女之事,还有三个妃子需要应付,就暂时断了纳妃的想法。
后宫的三个女人,郭贵妃出身将门,人长得不错,也颇有见地,但是夫妻间的共同语言不多,虽相敬如宾,但似乎少了一些亲密。
纪妃温柔贤惠,老实本分,但是见识一般,不善于言辞,聊的也不多。
刘嫔出身底层,见识浅薄,虽然喜欢说话,但是都是些家常琐事,自己更是不愿多搭理。
虽然皇权至高无上,自己随便就可以找一个,但是那些庸脂俗粉,不要也罢,何况自己心中要办的事太多,也不愿在女人身上多花精力,就一直没有再纳妃。
那天自己随口提一句,没想到李承闽竟记下来了,两个心腹大臣也积极参与此事,倒是让他有点动心了。
三天后,李吉甫和崔群带着杜秋娘,以给皇上弹琴的名义,来到宫中。
杜秋娘能琴善歌,施礼坐下后,就开始边弹边唱。
只听琴音靡靡,又似林中清音,淡雅柔润,沁人心脾,弹了一会,传来杜秋娘清丽的歌声:“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琴声曲调婉转,歌声似含着幽怨,又似隐着期待,让人浮想联翩、泛起情丝,不能自已。
再看她的容颜,不逊于扬州的李端端,少了一份娇艳妩媚,多了几分端庄秀美,举止从容,落落大方,带着些许淡定优雅。
一曲弹罢,李纯说道:“琴弹的不错,歌唱的也很好,歌词是谁所做?”
杜秋娘从容答道:“禀陛下,是小女子自己所做。”
李纯想,果然有几分才华,便问:“你平时喜欢写诗吗?”
杜秋娘答道:“民女自幼喜欢跟着哥哥读书,尤其喜欢诗词歌赋,平时自己也会写一些。”
李纯又问:“你也算才貌双全,为何当初没找合适的人嫁了?”
杜秋娘说:“民女不才,但因诗书读的多了,便也想着找一个满腹才华、英姿绝伦的伟男子,不愿随意将就。”
靠,也是一个高眼光的大龄剩女,但李纯还是笑着说:
“不错,人就是要有一些追求和想法。今天琴弹的很好,歌词写的也不错,朕送你一首诗,也可以作为歌词。”
说罢,他让人拿来纸笔,从容写出一首诗:
桃花绽放迎春到,芬芳香浓沁人间。
应惜花枝莫须折,来年花开更娇艳。
杜秋娘看到这首诗,是应了刚才她唱的歌词,欣喜不已,拜谢后接过这首诗。
杜秋娘接过诗稿的时候,还碰到了李纯的手,柔肌嫩肤的绵滑感,让李纯体会到不同寻常的感觉,有点心猿意马拿起来。
杜秋娘接过诗稿后,含羞低眉、脸颊绯红,更有一番婉约秀丽之美。
李纯怕继续相处下去会有点尴尬,于是示意崔群带着杜秋娘出宫,派人送她回家。
李吉甫则趁机问道:“陛下,觉得这个杜秋娘怎么样?”
李纯道:“不错是不错,但朕可不算满腹才华、英姿绝伦的伟男子,怕是也达不到她的要求。”
李吉甫说:“陛下就别卖关子了,刚才还送她诗呢,分明是看上人家了,再说,天下还有哪个男子还能比得上陛下英姿绝伦?”
这马屁拍的,还没法反驳,谁敢说自己比皇帝更优秀?
李纯道:“按你这么一说,我还非要不可了?”
李吉甫说:“陛下不是爱民吗,杜秋娘也是一个民女,你要不爱,她就嫁不出去了,陛下可不能不管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