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嘴崖的春天,终于在几场淅淅沥沥的春雨后,彻底站稳了脚跟。山谷里绿意盎然,溪流丰沛,训练场上的喊杀声和操练的脚步声,取代了往日的寂静。岩洞宿舍干燥温暖,仓库里的物资虽然不算丰盈,但也有了初步的规整。这个来之不易的“家”,给了“山虎小队”喘息和积蓄力量的机会。
然而,林烽的眉头却并未因此完全舒展。他站在崖壁的了望哨上,目光越过层峦叠嶂的山峰,仿佛能穿透时空,看到山外日军据点上升起的膏药旗,听到伪军欺压百姓的呵斥与百姓的哭嚎。被动躲藏,等待不知何时会降临的扫荡,这种感觉如同钝刀子割肉,让人寝食难安。鹰嘴崖再坚固,若只是坐困愁城,最终也难逃弹尽粮绝或被敌人发现的命运。
不能再等了。 一个清晰的念头在林烽心中升起。必须主动出击! 不仅是出于获取物资的生存需求,更是为了打破被动局面,在运动中寻找战机,扩大活动空间,更重要的是——要让敌人知道我们的存在,让百姓看到希望!
他的战略思想,悄然发生了转变:从单纯的求生自保,转向主动寻求发展,并开始注重政治影响。
很快,通过王老汉冒险进山传递的消息,以及陈府管家经由隐秘渠道送来的情报,山外日伪军的暴行不断传入林烽耳中:
“林家洼的伪军保长又带人抢粮了,王老栓家的过年猪都被抢走了,还打伤了人……”
“黑风口那个鬼子税卡,过路的货郎都要扒层皮,稍有不从就是拳打脚踢,前几天还把个不肯交‘过路费’的老头子推下了山涧……”
“河西村又被拉了壮丁,说是修炮楼,都是些青壮劳力,这一去怕是回不来了……”
这些消息像一根根针,扎在每一个队员的心上。岩洞里,篝火映照着一张张愤慨的脸。
“妈的!这帮二鬼子,比真鬼子还可恨!”铁柱一拳砸在石壁上,眼眶通红。
赵铁锤闷声道:“欺负老百姓算什么本事!有胆量跟咱们真刀真枪干!”
连平日里沉默寡言的“二号”,那空洞的眼神似乎也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冰冷。
林烽看着群情激愤的队员们,知道时机到了。他召集骨干,摊开简陋的地图。
“兄弟们,鬼子伪军祸害百姓,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光躲在山里练,救不了乡亲们!”他的手指点在地图上几个标注的点,“我们要打出去!但要打,就不能只图几杆枪、几袋粮,我们要打一场‘政治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