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6章 边疆戍守展豪情,保家卫国意志明

风雪扑在脸上,像刀子刮过。李骁勒马停在凉州关隘前,身后五百亲卫铠甲覆冰,战马喘着白气。城门守将认出旗号,连忙打开侧门放行。

他没有直奔帅帐。下马后第一件事是沿着城墙走了一圈,查看哨位分布。几个老兵缩在避风处,棉衣破旧,手指冻得发紫。李骁站在他们面前,摘下头盔,露出一张年轻却满是风霜的脸。

“我是李骁。”他说,“从今天起,和你们一起守这条线。”

当晚议事厅内燃着炭盆,千夫长以上的将领都到了。李骁没坐主位,搬了条长凳坐在中间。炉火映着他手上的老茧,那是常年握枪磨出来的。

“我知道你们心里有话。”他开口,“太子来边关,是不是作秀?能不能吃苦?敢不敢拼命?”

没人接话。

“我也不多说。”他站起身,“从明日起,我和普通士卒同吃同住。军粮什么样,我就吃什么。轮岗几班,我也跟着上。若有敌情,我带前锋。”

一名老将低头搓着手:“殿下……不是我们不信您。前年也有贵人来巡边,待了三天就走了,留下一句‘将士辛苦’。”

“我不是来听辛苦的。”李骁打断,“我是来解决问题的。粮草不足,冬衣不够,器械老旧——这些我都记下了。明日开始清点库存,上报兵部调拨。但在这之前,我们自己先动起来。”

会议结束已是深夜。李骁没去安排好的营房,直接在厅外搭了帐篷。亲兵想帮忙,被他挥手赶开。他自己铺草席、挂防风布,躺下时听见隔壁传来咳嗽声,是几个伤兵在忍寒。

第二天清晨,全军都知道太子真的住在帐篷里。有人不信,偷偷去看,发现他正蹲在伙房前啃冷饼,手里还拿着一份边防图。

第三天午后,快马传信到营。崔嫣然率车队抵达百里外驿站,运来十万套新制棉衣、五百担药材,还有大批干粮和箭矢。

守门将士拦住车队。“军营重地,女眷不得入内。”

崔嫣然没下车。她掀开车帘,取出一枚铜印:“奉陛下旨意,监军使崔氏持节巡视边防,督运补给。延误者,以抗令论。”

守将犹豫。这时李骁骑马赶到。他跳下马,亲自接过第一车药材,转身对全军高声道:“这批物资,关系三千弟兄性命。谁敢阻拦,就是与我为敌!”

他又走到车前,伸手拂去她肩上的雪。“你来了。”

崔嫣然点头。“娘的手书也带来了,《寒地防疫十三策》,还有她亲手配的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