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7章 法治建设明规则,公平正义护苍生

话音落下,殿内一片寂静。几位老臣面色复杂,却无人敢言。

退朝后,李瑶已在政事堂等候。她手中拿着一份新拟的《律令通谕》,上面列明各项罪责量刑标准,并附有此次三案的处理依据。

“明日就发往各州。”她说,“要用白话写清楚,让识字的百姓都能看懂。”

李震点头:“还要做一件事。”

“申冤台?”李瑶问。

“对。”李震目光坚定,“百姓信不过官府,是因为从来没有一条路能直达公堂。从今日起,在每州府衙门前设台,凡有冤屈,击鼓直诉,限时回应。案件由独立监察官记录,不得阻拦。”

李瑶立刻着手安排。三日后,洛阳城郊首座申冤台设立。粗木搭成的高台旁立着一面铜鼓,下方设案桌,两名身穿黑袍的监察官执笔待录。

清晨刚过,一名农妇颤巍巍走上台。她手里攥着一纸地契,声音发抖:“里正强占我家两亩桑田,说是我欠粮未还。可我明明缴了税,文书还在。”

监察官接过地契与账本,当场核对。一个时辰后,确认里正伪造欠条,虚报田亩。

李瑶亲自督办此案。当日午时,里正被革职押解,土地归还农户。消息传出,围观百姓一片哗然。

当晚,《大晟公报》刊出此事,配图是农妇捧着地契落泪的画面。旁边用大字写着:“王法之下,寸土不让。”

接下来十日,各州申冤台前陆续排起长队。有控诉差役勒索的,有举报胥吏篡改户籍的,也有邻里争水引发纠纷的。每一起案件都被登记造册,七日内必须给出答复。

李震每日批阅直诉简报。看到西北一县有豪强逼佃户签卖身契,当即下令巡按使介入,废除契约,惩办主事者。

与此同时,中央开始选拔清廉推官,集中培训《大晟律》条文。李瑶主持编写《判例辑要》,收录典型案件供各地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