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太子的抉择:合作与考验

李震目光沉静:“兵权已在整顿。西大营三万将士,不论出身,唯战功留任。锐字营五千精兵已开始操练连发火铳阵列,半月内即可成军。监察院已查实十七家暗通平西王残部,名单在此。”他从袖中抽出一份密报,放在案上,“只要您一声令下,这些人,一个都走不出京城。”

太子看着那份名单,手指微微颤了一下。

“可若您想用铁血压服所有反对之声,”李震又道,“那今日倒下的,是奸佞;明日被推上断头台的,就可能是忠良。到最后,没人敢说话,也没人再信朝廷。”

“所以您的意思是?”太子抬头。

“以法代力。”李震取来另一份竹简,双手奉上,“这是我与赵德、崔嫣然、李瑶三人共议的《大晟初律草案》。土地限额、科举改制、废除连坐、设立议会雏形,皆在其中。它不完美,但它是第一条路——一条让天下人知道,功名不必靠祖荫,冤屈不必靠告御状的路。”

太子接过竹简,沉甸甸的,仿佛不只是文字,而是某种重量的交接。

他沉默许久,终于开口:“我想封您为摄政王,总揽军政,替我稳住局面。”

“不可。”李震当即拒绝。

“为何?”太子愕然。

“因为我若接了这个位子,明天就会有人问我,下一步是不是要坐龙椅。”李震语气平稳,“我不是来夺权的。我是来帮您建立一个不需要靠某一个人活着也能运转的朝廷。”

他说完,退后一步,重新坐下:“您可以不信我李氏,但请您信这一纸法令。若您愿意亲自执笔修订它,召集百官议政,让每一条律法都经得起质问,那么从今往后,百姓敬的不是我李家的刀,而是您立下的法。”

太子怔住。

窗外天光渐亮,映在他脸上,照出一丝疲惫,也照出一点清明。

他低头看着手中的竹简,忽然发现末尾附着一行小字:**“凡官员贪墨十两以上者,革职查办,家属不得赦免。”**

他记得,先帝时有个尚书贪了三千两,最后不过贬为庶民,三年后竟又被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