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新朝的宣示:天下的变革

晨光洒在承天门前的石阶上,一只沾满尘土的小手刚触到学堂门框,远处鼓声骤起。三十六通礼炮自城楼齐鸣,惊飞檐下寒鸦。宫门大开,黄绸铺道,百官列队缓步前行。

李震立于丹陛之下,玄色朝服未缀纹章,腰间玉带朴素无华。他抬眼望向高台,太子已着衮冕端坐龙椅,目光扫过群臣,最终落在他身上。两人视线相交,太子微微颔首。

礼官高唱:“新皇登基,宣诏告天!”

话音未落,几位老臣面露不豫。太常卿低声对身旁人道:“臣子岂可代天子宣诏?不合古礼。”旁边几人垂目不语,袖中手指却悄然收紧。

就在此时,太子起身离座,走下三级台阶,亲自伸手请李震同登高台。全场哗然。那几位士族出身的大臣脸色微变,却无人敢出声阻拦。

李震略一迟疑,随即抬脚踏上丹阶。每一步落下,台下百姓的目光便炽热一分。他知道,这不是荣耀,是责任。

高台之上,风卷黄绢。李震展开手中诏书,声音沉稳而清晰:“今日之诏,不称‘朕’,而称‘我们’——因为我们,是这天下共主之始!”

台下寂静如深谷。

“第一,分田于民。”他朗声道,“即日起清丈全国田亩,废除豪强私占,按户均配。凡成年男丁授田四十亩,女子二十亩,孤寡另增抚恤。田契由官府印制,三年一核,不得擅易。”

身后巨屏缓缓拉开,一幅幅图示显现:农夫扶犁耕作、孩童在田埂奔跑、一家老小围坐分粮。那是青牛县试点时的真实景象。

“第二,寒门取士。”他的声音渐扬,“科举重开,不限门第。凡识字通文者皆可报名,试卷匿名封弥,三场定榜。首设算学科、工器科,录用匠人子弟入仕。”

人群开始骚动。一名年轻书生激动得几乎站起,却被父亲按住肩膀。老者嘴唇微颤,眼中泛起水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