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沉默片刻,让陈娘子先退下。他重新打开乾坤万象匣,调出所有近期出入城门的货物流水账,逐条比对。很快发现,凡是经由工部签发文书、且由第三转运队承运的物资,均有不同程度的数量缺失,而账面全都做了“损耗”处理。
更关键的是,这些文书的审批流程中,都经过同一个环节——工部主事周承业之手。此人正是前礼部侍郎周崇安之子。
当晚,李毅亲自带人截住一名刚出城门的押运官。此人声称运送一批旧铠甲回炉重铸,但车上麻布遮盖松散,露出一角崭新皮革。李毅命人当场开箱,竟全是未拆封的军用箭矢,每支尾羽上烙有“北境监造”字样。
押运官当场变色,试图挣脱,被暗卫制伏。搜身时,在其内衣夹层发现半张烧焦的纸片,残留文字为:“……明日酉时,第二批……转至柳……庄。”
李毅将残纸凑近烛火,看清最后一字确为“庄”。他立刻想起,情报组三天前曾提过,周崇安名下有一处废弃田庄,位于城西二十里外的柳树洼,近日突然雇了三十多名壮丁,每日闭门不出。
他没有立即抓捕押运官,而是命人将其关押密室,对外宣称“突发急病留医”。同时,他召来两名心腹暗卫,令其以流民身份混入即将出发的新一批补给队,重点盯防第三转运队的随行文书和护卫头目。
三日后,线索进一步收拢。周承业连续三次向工部申请调拨修桥木材,数量巨大,用途却仅是修补两座乡间小桥。更可疑的是,每次申请都附有“紧急军需”标签,得以跳过常规审核。
李毅派人跟踪运木车队,发现其并未前往指定地点,而是中途转向,驶入一片荒林。暗哨潜行观察,确认木材被卸在一处隐蔽院落,与周家田庄仅隔一道土坡。
与此同时,审讯押运官取得突破。此人原是周家旧仆,受周承业指使,负责在运输途中调换货物。真正的军需被秘密转运至田庄藏匿,再由专人分批卖出,买家多为边境走私商贩。
“谁给你的命令?”李毅问。
“周主事。”对方低头,“他说只是挪用些余料,不伤大局。”
“那你可知那些‘余料’本该送去前线救伤员?”
那人嘴唇抖了抖,没说话。
李毅不再追问,下令将其继续关押,不得泄露口供。他清楚,真正主谋绝不止一个工部小吏。能如此熟练地伪造文书、打通关卡、操控民夫系统,背后必有更大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