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瑶拿起笔,在副本上划去旧标注,写下新的执行周期。墨迹未干,门外传来脚步声。
一名文书官进来,手里捧着一叠新报文。他走到李瑶身边,低声说:“润州传回消息,双轮运车培训场地已备好,只等教官。”
李瑶点头,把报文放在一边。
她转向还在查看名单的崔嫣然:“试点从本月开始。每月初报进度,月底评估。做得好的,下月增加支持。”
有人问:“要是中途退出呢?”
“可以退。”她说,“但已投入的资源不退,后续合作资格暂停。”
那人不再说话。
厅内烛火明亮。窗外阳光斜照进来,落在桌角的铜铃木牌上。那牌子微微反光,映出一道细长的亮线。
崔嫣然走回座位,打开随身的小盒,取出一枚新的木牌放进袖中。她抬头看了眼李瑶。
李瑶正将一份协议递给闽越代表,说:“你们的需求单我看过了。第一批药材运输,安排在十日后启程,走水路,配有护队。”
那人接过,仔细看了一遍,终于在末尾按下指印。
李瑶收回协议,轻轻吹了下墨迹。
她的袖口滑下一截布条,是昨夜熬夜整理数据时磨破的。她没在意,继续翻看下一份文件。
门外又有动静。
这次是赵德派来的人,送来一份汇总表——各州申报的新协作项目清单。总共十七项,涉及粮、铁、盐、工器、驿道维护。
李瑶接过,快速扫过目录。
她的目光停在“闽越请求引入防潮仓储技术”这一条上。
她提起笔,在旁边画了个圈。
笔尖继续移动,写下两个字: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