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8章 雪砂钟(2024年12月21日 冬至黎明)

夜色尚未褪尽,黎明前的紫禁城沉在一种深蓝色的寂静里。雪,不知何时已悄然铺满天地,且越下越大。风卷着鹅毛般的雪片,在空旷的宫墙殿宇间呼啸穿行,发出呜呜的低咽,仿佛古老宫殿沉睡中的呼吸。值夜的老警卫裹紧了军大衣,缩在避风的廊柱下,手电光扫过太和殿前巨大的日晷台时,只看到一片模糊的白。

那青铜铸造的古老日晷,此刻完全被厚厚的积雪覆盖,像一个巨大的、沉默的白色圆盘,凝固在时间的中央。晷针早已不见踪影,只留下一个微微凸起的雪包。天地间只剩下风雪之声,一种沉甸甸的、令人心悸的寒意,渗透进每一块砖石,也渗透进早起赶往地磁监测站值班的方清墨和李天枢的骨髓里。

方清墨裹着深灰色的羊绒围巾,只露出一双沉静却隐含忧虑的眼睛。昨夜国安部水幕厅那惊心动魄的墨龙预警仍在心头萦绕,西疆那精确到小数点后六位的坐标点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儿子李天枢走在她身侧,少年身形挺拔,但眉宇间也凝着一层与年龄不符的凝重。他下意识地摩挲着胸前口袋里那块温热的怀表——那是爷爷李长庚留下的遗物。

“妈,这雪……”李天枢的声音被风吹得有些飘忽,“感觉不太对劲。太沉了。”

方清墨没有回答,只是加快了脚步。作为顶尖的生物材料学家,她对环境能量的微妙变化有着超乎常人的敏锐。这雪粒打在脸上,似乎带着一种奇异的、超越物理寒冷的穿透力,仿佛能直接冻结灵魂。她甚至能隐约感觉到,每一片雪花内部,似乎都蕴含着一种极其微弱却又异常活跃的能量脉动——与不久前在格陵兰冰焰样本(1282章)中检测到的未知玻色子特征,有着令人不安的相似性。

当他们穿过太和门,走近日晷台时,眼前的景象让两人同时停下了脚步,屏住了呼吸。

覆盖日晷的厚厚雪层,并非均匀一片。无数细小的雪粒,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极其精准的手操控着,正以一种肉眼可见的缓慢速度,在晷盘洁白的表面上移动、排列!

雪粒勾勒出的,是一个巨大而清晰的钟表盘面!十二个罗马数字刻度由更密集的雪粒凸起构成,中央是两根由雪形成的、长短不一的指针——长的指向XI(11),短的指向VI(6)。在钟盘的最上方,两个触目惊心的英文单词由积雪构成:DOOMSDAY CLOCK(末日钟)!

这并非静止的画面。那根由雪粒构成的长指针,正极其缓慢地、带着一种令人窒息的压迫感,一格一格地向着顶端的XII(12)移动!

“末日钟投影……”李天枢的声音干涩,带着难以置信的惊骇。他太熟悉这个象征全球灾难风险的标志了,但它从未如此具象、如此冰冷地出现在眼前!

就在长指针艰难地挪过XI与XII之间最后一道细微刻度,堪堪指向那象征着文明毁灭的23:57分(午夜前3分钟)的瞬间!

“叮——咚——叮——咚——”

一阵清脆悦耳、却又透着无尽苍凉的古琴旋律,毫无征兆地从李天枢胸前的口袋里响起!是那块李长庚的怀表!它并非简单的报时,琴音流淌,分明是古曲《梅花三弄》的片段!

怀表自鸣的琴音,仿佛一个启动的开关!

日晷盘面上,那构成末日钟投影的无数细小雪粒,如同被赋予了生命,猛地剧烈震颤起来!它们脱离原有的位置,在盘面上飞速地旋转、跳跃、重组!雪粒拉出无数道细密的白色轨迹,瞬息之间,竟在末日钟盘面消失的地方,重新排列组合成一行行极其古奥、由无数微小冰晶构成的篆体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