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汇报

一品悍臣 菲硕莫薯 1398 字 14天前

就比如这个小记事本,存钱买黄纸,再裁成合适的大小用针线穿封起来,只要一拿出来,仿佛都成了身份的象征一样。

各营校尉、副将、将军们效仿也就算了,那些世家的商队管事,世家子弟,也都学了去了,以前都是腰后面插着一把折扇,现在全都是腰上挂着一个记事本。

除了记事本,唐云还鼓捣出来了笔,马场那边刚弄了个小作坊,专门搞笔的,笔,写字的笔,用手抓的那种,不是抠的。

一开始没人知道这个小作坊是干什么的,光知道收购了一大堆鹅,然后开始拔毛。

最后大家明白了,鹅毛笔,反正唐云是这么叫的。

工艺很简单,大多选的是成年公鹅左面翅膀子上的羽毛,更粗壮,羽杆壁厚。

大鹅划水的时候多用右边的翅膀子,所以左边翅膀子上的羽毛磨损比较少,也没听说有哪个大鹅是左撇子。

正好这个季节大鹅刚换完冬羽,新羽饱满且未受雨水、磨损影响,羽杆内的髓质很干燥。

取下羽毛后进行处理,浸泡、阴干,晾晒数日,直到彻底坚硬,选取硬的和吃了三斤万艾可似的那种,越硬越好。

硬了之后就开始捅,捅羽杆内部的“髓质”,所谓髓质类似于海绵体,会阻碍液体流通。

处理完后,再找个细的,细铁丝,从羽杆的尾部缓缓插入,不能太大力,慢慢来,反复搅动、推出,插抽,彻底捅开到畅通无阻的程度。

到了这个程序就会遇到一些难点,内部的髓质很容易凝结,需要用液体湿润一下,最好用温水。

之后就是最关键的一步了,也就是笔尖儿。

截短羽杆、削出笔尖斜面、开墨槽、修尖、打磨、硬化,最后再配个墨瓶就完事了。

最早这事是薛豹负责的,阿豹忙的和什么似的,又要搞重甲,又要弄工兵铲,还要整天给小弟们排班保障唐云人身安全,实在是抽不出空来。

最后阿豹索性交给了负责养殖场的九娘。

九娘干了好几天,越干越香,大铁锅一炖,味道好极了。

赵菁承听说后,气的够呛,他是文臣,是文人,对这种事很上心,直接把这活揽了过去,亲自按照唐云教授的法子鼓捣鹅毛笔。

老赵还是有点悟性的,折腾了小半个月,做出了第一支鹅毛笔,手感很好,啧啧称奇,然后又改进了几次,最终小伙伴们就开始使用了。

之后记事本与鹅毛笔彻底在雍城风靡了起来,只要是有点身份的,要是没个纸笔出门,都不好意思和朋友打招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