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哪个衙署有谁快退休了,正在走流程,那么他将在最后离开朝堂的这段时间里尽量背锅,尽量挨训,任何不确定的事,也都会充当过河卒。
当然,也看个人选择。
可以这么干,也可以不这么干。
如果这么干了的话,退休之后出了什么事,衙署还罩着你。
如果不这么干,也没人说什么,毕竟大部分官员背靠的就是各自的家族,也轮不到衙署去照顾。
纪尙?在礼部属于是老好人一个,既有家族撑腰,也愿意为奋斗大半辈子的礼部最后发光发热一次。
“臣启陛下,老臣以为,雍城及关内之地,当以安民为要、导民为务,至于关外,诸部异族,则需施以教化,务使其化为顺民。”
顿了顿,老头继续说道:“此乃臣礼部职分之内事,唯汉、异言语有别,唐云素已行教化之事,且成效卓然,礼部自不会妄加滋扰,然如工部所奏,名正而后言顺,民为邦本,至关紧要,安民与教化尤是重中之重,故臣礼部荐唐云任司功之职。”
君臣一听这话,想骂人了。
所谓司功,说白了就是负责地方教育问题的,劝学之类的,也负责地方科考选拔,如果哪里出现灾情,则是带着人去安民。
唐云即便领了这司功一职,屁用不顶,他是收买各部,拉拢各部,又不是过去救灾,或是选拔人才。
天子龙颜不悦,语气也有些发冷:“这便是你礼部的章程?”
纪尙?低头恭敬说道:“还请陛下阅过礼部奏折。”
天子似是哼了一声,没好气的要来奏折。
结果这么一看,搓了搓牙花子,嘿,有点意思诶。
按照礼部的说法,这劝学的司功对唐云大有臂助,为何,因谋划山林后,总得沟通吧,想要沟通,要么汉人学异族语言,要么各部异族学汉话。
甭管谁学谁,肯定要调集人力财力,只要有了司功这一职,唐云就能够以“教化”为由调集南阳道乃至南地三道的师资力量。
想要将山林纳为大虞朝的地盘,肯定需要大量的文化人、知识人、专业人士过去“扶贫”,那破地方,正经人也会去,但成了司功的唐云,能够要求,强令要求各城出人。
“倒是有几分道理。”
天子合上奏折,正想着目前这阶段需不需要司功一职时,吏部跳出来了。
要么说人家是吏部天官呢,出来的是个员外郎,没那么多弯弯绕,奏折也不需要天子看,就一句话,直接上强度。
小主,
我们吏部不玩那些下三滥的,瞅瞅他们那个逼样,眼红唐云未来的功劳,都想分一杯羹,没说的,什么官职不官职的,我们吏部不封,让唐云自己封,他要干事业支了那么大的摊子,不可能事事亲力亲为,我们吏部给他权力,只要不是太过分,品级不是特别高,让他自己找人才,找到了后特事特办直接给官职,老二你就说OK不OK吧!
天子着实没想到吏部如此敞亮,什么叫章程,什么叫他妈章程,什么他妈的叫他妈的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