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热的阳光,化不开官道上疾驰四百人脸上的阴霾。
汤阳折冲府的情况极为复杂,除了都尉付文显外,还有一个校尉也是出身不俗。
其中一名校尉叫做方俊,以工部尚书陈怀远门生自居,每逢入京,必拜会陈怀远。
方俊当年科考入仕,最高做到工部七品主事,奉命前往西境督管运送粮草。
西域诸国联军攻关,西军损失惨重,上书朝廷因粮草延误导致过多战损。
工部是背锅侠,那必然出头背锅,这次问题很严重,背锅明确到个人,最适合的肯定是方俊。
方俊多少有点无辜,是拖延了,只是和他关系不大,西地官府和世家破事太多。
背锅的方俊直接被免去了职务,闭门思过。
按理来说这种情况,所谓闭门思过只是一个说法,事情结束后肯定是不能回到官场的。
陈怀远挺看重方俊的,最后说不行调兵部去吧,兵部要是觉得你方俊真的该背锅,那你到了兵部,心甘情愿被收拾,给兵部的将领们出气,不管怎么说,也算是保住了官身。
就这样,方俊真的去了兵部,而且天天被收拾,被穿小鞋。
然而这家伙坚持住了,坚持到了已经没人愿意收拾他折腾他了,最后就到了汤阳折冲府城了一名校尉。
方俊是个什么经历,大家不在乎。
问题是他是陈怀远的人,如果他和他的上官,也就是都尉付文显是一路人,是同谋,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工部尚书陈怀远也参与到了其中?
唐云没主动提,大家也没开口,可每一个人,都在思考这件事,整件事,似乎比自己想象的还要严重,牵扯的还要更广。
然而唐云等人所不知的是,同样的担忧,也发生在京中,发生在朝堂之上。
龙椅上空空荡荡,大皇子站在班中与礼部针锋相对。
起因是关于迎驾一事,根据路程来判断,八日到十一日间,天子就会到达京中。
按照礼仪规格,文武群臣都要出城迎接,并且还要调集一营京卫和一营兵备府。
大皇子,要按规矩来。
礼部,不同意,先说劳民伤财,再说陛下不在乎这个,然后找了一大堆理由。
“你礼部究竟是何意!”
大皇子姬盛身穿麒麟袍,哪里还有平日极有涵养的模样,面红耳赤近乎破防。
礼部左侍郎低垂着头颅,明眼人都看出来了,这家伙就是在找理由,或者是说,整个礼部都在找理由。
“殿下。”
眼看着大皇子都攥起拳头了,婓术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