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科举之路,越往后走,越看重的是策论!是对时局的洞察,是对政务的理解!
这方面,他王瑞自信,整个青州,无人能出其右!
李渔能给宋河的,是虚名。
而他王瑞,能给宋河的,是实打实的通天之路!
而且,李渔要教导整个官学的生员,精力分散。
他王瑞若是收了宋河为亲传弟子,便可倾囊相授,一对一地精心雕琢这块璞玉!
想到这里,王瑞心中一片火热,再也坐不住了。
他必须立刻行动!
必须抢在所有人反应过来之前,将这根绝世好苗子,牢牢地攥在自己手里!
“小九!”王瑞扬声喊道。
一个眉清目秀的书童立刻推门而入,躬身道:“先生,有何吩咐?”
“备上拜帖和一份薄礼,随我去一趟李探花的住处。”
王瑞一边说,一边整理着自己的衣冠,脸上是志在必得的笑容。
虽然他自认在教导策论上胜过李渔,但李渔毕竟是前辈,又是这次县试的主考官。
于情于理,上门“抢人”之前,总得先去拜个码头,做足姿态。
“是,先生。”书童小九答应一声,转身便去准备。
一炷香后,王瑞主仆二人便来到了李渔所居的幽静小院门前。
院子里飘来阵阵墨香,清雅怡人。
王瑞整理了一下衣袍,正准备让小九上前敲门,耳朵却微微一动,隐约听见了里面的谈话声。
他下意识地屏住呼吸,侧耳倾听。
“……老夫今日,便为你取字——”
“子渊。”
“多谢先生赐字!”
王瑞的脑子嗡的一声,整个人都僵在了原地。
赐……赐字了?!
他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眼珠子都快瞪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