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的传递和修改不再依赖纸质打印和邮寄。孙宇、李文博、林莉起草或找到的资料,通过QQ文件传输(小文件)或用新买的朗科U盘拷贝(大文件),由周凯、赵强他们利用周末带回省城,或者有时干脆由毛蛋跑去网吧接收(工作室的网络不稳定且速度慢)。陈遇和毛蛋则在电脑上学习使用Word、Excel,艰难地编辑、排版、制作各种表格。那台台式电脑常常彻夜不熄,机箱风扇的嗡鸣声伴随着键盘的敲击声。
张伟则默默地推进着另一项关键工作——数据采集的自动化。他设计了一套基于简易传感器和旧电脑改造的数据采集系统,试图自动记录热压罐的温度、压力曲线,并与每批产品的唯一编号绑定,直接输出打印件作为客观证据,减少手写记录可能带来的误差和质疑。这个过程同样困难重重,信号干扰、数据丢包、接口不兼容等问题层出不穷。
变化在缓慢而痛苦地发生。工作室里多了很多文件夹和标签,墙上贴满了各种流程图和注意事项。陈平师傅开始戴着老花镜,一笔一画地填写《设备点检表》;王小虎操作破碎机前,会先核对《作业指导书》上的参数;毛蛋的办公桌上出现了《采购控制程序》和《供应商评价记录》;连赵强都知道干完活后,要把《过程检验记录》塞到陈遇面前让他签字。
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有学徒因为觉得麻烦而偷偷省掉记录步骤,被陈平发现后严厉批评;有几次因为不熟悉新流程,导致生产效率暂时下降,引得毛蛋心疼不已;新旧观念的冲突时有发生,但都在陈遇的坚持和协调下,一步步向前推进。
就在“旭遇”全员艰难地向标准化迈进时,外面的世界并未停下脚步。周凯从上海带来消息:“渔火”公司也得知了日本客户考察“旭遇”的消息,据说王经理在内部大发雷霆,认为“旭遇”抢了他们的机会。
一天,毛蛋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某认证机构的“高级顾问”,表示听说“旭遇”正在准备认证,可以提供“价格优惠、包通过”的快速通道服务,言语间暗示“有些流程可以灵活处理”。
陈遇得知后,立刻警觉起来。“回复他们,我们谢谢好意,但我们会严格按照正规流程准备。”他叮嘱毛蛋,“这很可能是个陷阱,要么是骗钱的野鸡机构,要么…就是有人想让我们走歪路,最后拿一张没用的证书,或者干脆在审核时被揭穿,彻底失去信誉。”
毛蛋悚然一惊:“妈的!‘渔火’这帮王八蛋,无孔不入!”
陈遇眼神冰冷:“所以,我们更要一步一个脚印,把基础打牢。只有我们自己真正理解了、做到了,才不怕任何审查和暗算。”
他走到那台嗡嗡作响的电脑前,打开一个正在编制的《风险和机遇控制程序》文件。这正是ISO9001:2000版标准新强调的内容。他在“外部环境风险”一栏,郑重地输入:“竞争对手的不正当竞争手段”。
窗外,秋意渐浓。工作室里,年轻人与老师傅们,正在经历一场悄无声息的蜕变。他们面对的不仅是技术的攻关,更是管理理念的革新和市场竞争的残酷。那条通往国际市场的路,布满了荆棘,也充满了希望。而跨越数字鸿沟,掌握国际通行的语言和规则,是他们必须支付的学费和必须拿下的堡垒。
陈遇知道,这场“标准之争”,远比在南湖水库与王栋的钓技比拼更加艰难,也更加重要。它关乎“旭遇”能否真正蜕变为一个现代企业,能否在更广阔的世界里,赢得属于中国创造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