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净化塔终极网络
变异魔气的威胁,在“规则级净化”技术的强力干预下,暂时被压制了下去。一片片被污染的星域恢复了洁净,联盟在“源海之庭”边缘的立足点变得更加稳固。然而,林枫心中那份因魔气背后可能存在的“意识体”而产生的不安,并未随之消散,反而如同阴云般越积越厚。他深知,零星的、被动的净化,如同扬汤止沸,绝非长久之计。在这片规则混乱、强敌环伺的未知星域,联盟需要一个能够主动预警、快速反应、甚至能从根本上遏制此类污染蔓延的系统性防御屏障。
“我们必须建立一个覆盖我们控制区域的、常态化的净化与监控网络。”在一次高层战略会议上,林枫提出了新的构想,“不能总是等污染发生了再去救火。我们要防患于未然,要将净化能力融入我们生存环境的每一个角落,形成一道无形的‘免疫系统’。”
这个构想,立刻得到了苏晓的全力支持。她敏锐地意识到,这不仅是安全需求,更是对联盟现有技术体系的一次极限整合与升华。“我们可以将之前在魔气治理中验证成功的‘规则干扰场’技术和‘秩序之种’理念,与我们传统的净化塔基础相结合,打造一种全新的、能够适应‘源海之庭’环境的——新一代智能净化节点。”
一个名为“天网计划”的宏大工程,就此启动。其目标,是在联盟已控制的星域内,构建一个由成千上万个新型净化节点组成的、能够实现信息互联、能量互通、规则共振的分布式净化网络。
计划的实施,充满了挑战与创新。
首先,是节点的升级。
传统的净化塔,功能相对单一,主要依靠释放特定频率的净化能量场。而在“源海之庭”,规则混乱,污染源复杂多变,单一模式的净化如同刻舟求剑。新一代的净化节点,被设计成多功能的“规则调和基站”。
每个节点核心,都集成了小型化的“规则指纹扫描仪”,能够持续监测周边环境的规则波动,识别异常污染特征;内置了可调节的“规则干扰场发生器”,能够根据检测到的污染类型,动态调整干扰波纹的频率和强度,实现精准净化;同时,节点还配备了“秩序之种”播撒装置和能量中继器,既能修复环境,又能为网络中的其他节点提供能量支援。
更重要的是,节点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核心净化单元与能源、通讯、防御模块相对独立,可以根据部署星域的环境特点(如高辐射区、强引力区、规则脆弱区)进行灵活配置,大大增强了适应性。
其次,是网络的编织。
单个节点再强大,覆盖范围也有限。真正的威力在于“联网”。联盟利用已经初步掌握的空间折叠通讯技术,在每个净化节点上加载了超空间信号中继器,使这些分散在广阔星域中的节点,能够无视常规空间距离的限制,实现近乎实时的信息交互和能量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