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将计就计

庭州的秋日,天高云淡,正是收获的季节。新垦的田地里,粟米低垂,移民们的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常备军的操练声、工坊的敲打声、市集的喧闹声,共同奏响了一曲安定与发展的乐章。李恪应对流言的组合拳效果显着,公开透明的政务和眼见为实的效果,让大多数谣言不攻自破,安西内部的凝聚力不降反升。

然而,王德那边对“砾石滩”皮货商的监控,却陷入了僵局。那名皮货商极为警惕,除了定期与那名小商人接头外,深居简出,几乎不与其他外人接触,其落脚点也是一个人员混杂的小型部落聚居地,难以进一步深挖。

就在李恪考虑是否要冒险采取更激进的行动时,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折出现了。

这一日,都督府外来了一行风尘仆仆的驼队,自称是来自遥远的象雄(羊同)大部族——琼氏部落的使者,请求觐见吴王殿下,有要事相商。

象雄?琼氏部落?

李恪与马周、王德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疑。象雄虽名义上臣服吐蕃,但内部部落林立,与逻些的关系向来微妙。尤其是这个琼氏部落,实力不弱,位于吐蕃西南边缘,地理位置相对独立。他们为何会突然派使者前来?

“带他们去偏厅,好生款待,本王稍后便到。”李恪沉吟片刻,下令道。他需要时间思考。

偏厅内,琼氏部落的使者共有三人。为首者是一名年约四旬、面容精悍、眼神中带着草原人特有狡黠的汉子,自称琼波·邦色。另外两人则是其随从,沉默寡言。

李恪在马周和王德的陪同下步入偏厅。他并未身着王袍,只是一身玄色常服,但久居上位、执掌生杀大权所养成的威严,却让琼波·邦色等人不敢怠慢,连忙起身,以吐蕃礼仪躬身问候。

“诸位远来辛苦。”李恪在主位坐下,语气平和,“不知琼氏部落使者前来我安西,所为何事?”

琼波·邦色操着有些生硬的汉语,恭敬答道:“尊贵的吴王殿下,我等奉部落头人之命,特来向殿下表达敬意,并寻求……庇护。”

“庇护?”李恪眉梢微挑,“琼氏部落乃吐蕃大部,何出此言?”

琼波·邦色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愤懑与无奈:“殿下有所不知。松赞干布统一高原,我象雄诸部虽表面臣服,实则备受打压欺凌。赋税沉重,兵役无度,稍有不满,便遭逻些派兵征讨。我琼氏部落近年因不愿缴纳加倍贡赋,已多次与逻些派来的税官发生冲突,部落儿郎死伤不少。头人深感再依附吐蕃,部落将有灭顶之灾,故特遣外臣前来,恳请殿下接纳,允我部落内附大唐,愿为大唐守卫西南边陲,永世称臣!”

说着,他示意随从捧上一个精美的木盒,打开后,里面是几块品相极佳的璞玉和一卷羊皮地图。“此乃我部落一点心意,及我部所处山川地形图,聊表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