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同伟这番话听着有些放肆,可高育良非但没恼,心里反倒涌上一股暖意。
他说得没错,自己才是汉东行政上的头号人物,沙瑞金再超然,也压不住这个名分。
论组织安排,才有了沙瑞金现在的地位。
说到底,高育良根本不在乎与谁争权,真要动起来,他也有的是手段。
只是现在的他,早已不把权力看得那么重了。
他的心思早就变了,不再为自己谋位置,而是要为祁同伟铺路。
这个省掌本就是意外得来的,丢了也不心疼。
如今这般淡然处之的高育良,都让沙瑞金应对吃力,若是他当真全力出手,后果可想而知。
但这些,高育良已不愿多想。
真正让他欣慰的,是祁同伟这份牵挂。
看着他一脸紧张的模样,高育良轻轻笑了笑,语气轻松地说道:
“你不必担心,发改委来人查事,动摇不了我。
我是省掌,刚上任的省掌。
汉东出了事,第一个顶在前面的是沙瑞金,不是我。
不过既然他们来了,咱们也不能毫无准备。
至少留下些底牌,等我去京城汇报工作时,能拿出点东西交差,就够了。”
祁同伟听了先是一怔,随即明白过来。
确实是自己太过焦虑,乱了方寸。
其实赵立春的目标,更多是对准沙瑞金,而非高育良。
风波波及不到老师头上,自己只需稳住阵脚便是。
正如高育良所说,留些余地,便已足够。
正想着,他忽然记起一事——当初赵立春到汉东时,亲自接见的三个人里,就有李达康。
而李达康力推的光明峰项目,在沙瑞金来之前就已经启动。
某种程度上,那项目还带着赵立春的影子。
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政绩,是能拿得出手的成绩单。
高育良此时提起应对之策,祁同伟脑中立刻浮现出这个人,脱口而出:
“李达康?”
高育良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拿起电话,语气平和却不容迟疑:
“达康啊,你过来一趟,我有事找你,快点。”
祁同伟望着神情从容的高育良,沉默良久。
电话那头的李达康放下听筒,眉头微皱,心头泛起一阵迷茫。
最近汉东的局势,越来越像一团迷雾,让人看不清方向。
在这个节骨眼上接到高育良的电话,他本能地感到一丝不安。
虽然两人眼下有些默契,可说实话,几十年明争暗斗,从林城时期就互不买账。
哪怕最近表面相安,那份别扭仍在。
虽说自己的位置暂时稳了,可这种妥协,说白了就是低头。
这让一向硬气的李达康心里极不舒服。
但现实如此,他没有选择。
高育良如今走的这步棋,是他一辈子恐怕都迈不过去的坎。
李达康清楚自己的斤两。
最好的结局,不过是退居二线,混个正部级闲职养老,比如去人大挂个主席。
除此之外,再无可能。
他身上的问题不少,欧阳靖那边从来不管,烂摊子全扔给他。
虽没人追究,可一旦要往上走,那些陈年旧账就成了别人手中的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