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欧文·普莱斯

奥尔登·普雷斯科特。

好吧,这其实不是他的真实姓名。

他的真实姓名是欧文·普莱斯。

一个平淡无奇、淹没在芸芸众生中的名字,就像他出生的那座城市,密歇根州的弗林特。

弗林特的风光,是一种工业文明退潮后留下的、结构性的忧郁。

那些曾经为通用汽车输送血液的厂房,如今像是被遗弃在时光土壤的骸骨,沉默地诉说着一个黄金时代的终结。

欧文的童年,就在这些骸骨的阴影下度过。

他的自我定位清晰而坚定:一个平平无奇、热爱自由、具备优秀友利坚精神品质的普通人。

他坚信努力工作、诚实做人,就能在这片土地上获得应有的回报。

只是,他似乎不够聪明。

这情有可原。

他的父亲是铁路系统的一名信号员,母亲则在一家连锁超市做收银员。

再往上推,祖父母那辈则都是通用汽车流水线上工作,经历过大罢工的辉煌与大裁员的落寞。

这个家族的成员,无一例外地存在一个显着共性——他们的GPA成绩,就像投入弗林特河的垃圾,总是毫不犹豫地沉在选修课那片浑浊的浅水区里。

作为这样一个家庭的后代,欧文甚至一度有实现阶层突破的希望。

他顺利从高中毕业了,这在这片亲戚里,是一件足以在感恩节餐桌上被反复提及的稀罕事。

但也就到此为止了。

兴许这不只是家庭和遗传的因素。

在他十九岁那年,弗林特当地媒体铺天盖地地报道了水源铅污染事件。

他起初不明白那意味着什么,只听邻居们说,那玩意儿会让人变笨。

一个完美的解释链条,在他脑中浑然天成。

这或许能解释为何他高中最后两年的学业水平,如同自由落体般急转直下。

报道恰巧发生在当地更换水供应商的两年后,而在此之前,儿童血液中的铅含量早已严重超标,只是从未引起过任何人的关注。

这也能解释他之后的所有经历。

他想追随祖辈的荣光,进入汽车公司上班,但他没能考入专为汽车工业输送人才的凯特林大学。

他一度就读于莫特社区大学,指望能凭此获得一份推荐信。

但在校期间那低至1.8的绩点和三门核心课程的挂科记录,像一道冰冷的铁闸,彻底断绝了他的念想。

而好巧不巧,每当他感觉自己的智力出现了某种不可逆的衰退时,他们敬爱的总统和州政府就会发布一次消息:

有关设立灾区的讨论、辩论、报道……

但毫无意外,所有人都声称自己无能为力,并将问题的关键指向预算、法案、以及各种复杂的客观因素。

“就因为预算批不下来?

就因为这是‘人为灾难’而非‘自然灾害’?

他们就眼睁睁地看着一个前途远大的年轻人变笨?”

他曾不止一次向朋友们抱怨。

当然,抱怨的时候,那个被耽误前途的,总是被他替换成“这座城市里成千上万的孩子们”。

毕业后,他找了份在快餐店炸薯条的工作,微薄的薪水让他很快选择离开。

随后是仓库管理员、夜班保安、市政剪草工……

这些工作像旋转门一样在他生命中进进出出。

最终,他迫不得已,在一家生产汽车座椅配件的工厂找到了一份工人的活计。

这是萧条城市的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