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利安·莫罗(Julian Morrow)。
现年四十七岁。
国防部副部长,友利坚的最高层文职官员之一。
他的升迁道路几乎就是一则关于精英主义如何运作的精准注解。
其教育背景始于一个卓越的起点:西点军校。
由他的家族安排。
然而,在体验了军校那套清楚而严苛的生态系统一年后,他选择了退学。
他的父亲,四星上将奥古斯特·莫罗(Auguste Morrow),对此虽然不满,但并未表示过多的干预。
那是一种老派权力者对后代选择的、带有审视意味的默许。
退学的原因有很多,但真正核心的只有一个:
朱利安无法适应军旅中独特的权力展现方式。
在那里,真正的地位与影响力,必须以一种极其委婉、近乎于仪式化的谦卑来包裹。
文职系统则截然不同。
尽管表面上更加文明克制,被无数法案与程序所规范,
但在权力圈层的内部,背景与实力的作用却可以展现得更加露骨、更加直接。
从马里兰大学获得公共关系硕士学位后,他通过着名的“总统管理研究员项目”进入了邦联政府的快车道。
起点相较于某些政治家族的直系后裔而言,略有些迟缓。
但此后的道路几乎可称一片坦途。
依靠着莫罗家族数代人积累下的人脉网络,以及他自身那足以匹配这份人脉的、圆熟而精准的办事能力。
他在文职系统中平步青云。
显然,后者更为重要。
从国防部长办公室的一名普通政策分析员,到各个关键部门的主管。
最终被前任总统任命为国防部副部长,成为六角大楼内最有权势的人物之一。
他偶尔会想起那些在西点一同度过一年时光的同学们。
他们中的佼佼者,如今大多是陆军或海军陆战队的中校或上校。
在某个遥远的基地指挥着一个旅,或是于六角大楼负责具体而繁杂的军务。
即便隔着国防情报局这类直接与国防部对话的核心机构,他们本质上依旧受他节制。
这并非严格的上下级命令,而是一种更高级的、潜在的支配关系。
他制定的政策、他审批的预算,将决定他们未来数年的职业生涯是坦途还是窄径。
其命运几乎可以说握在他手中。
他能理解父亲对他的期望,但他从来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从军校毕业生做起当然没什么不好,只是国防部副部长的职位,对他而言,显然更加海阔天空。
直到两个月前,他的人生依旧按照预设的、完美无瑕的剧本在上演。
哪怕是那位行事风格如同蛮牛闯入瓷器店的克兰普总统上任,也未能动摇他的位置。
是的,他的个人履历和政治倾向,都无可辩驳地指向前任总统所属的大众党。
但没有任何一位理智的总统,会贸然对一位在军方与国防部内都拥有盘根错节的影响力,且个人操守完全清白干净的高层官员动手。
克兰普在权力博弈上确实取得了惊人的成功。
他可以撤换部长,可以像更换手套一样调整DIA这类核心部门的领导人。
但也仅此而已。
他并不能一手遮天。
各方势力通过一系列心照不宣的利益交换,维持着一种微妙而紧张的制衡。
然后,伊米塔多公司和西拉斯·布莱克伍德出现了。
最初,这并未引起朱利安的任何警觉。
伊米塔多公司的业务范围和他们公开的财务报表一样清晰,局限于私人安保与明星经济。
与庞大的军工产业没有直接冲突。
也许其极具吸引力的形象会影响军队的年度征兵,但那没什么。
在友利坚,征兵是一项很必要、但并非需要时刻挂怀的重要工作。
它有其固有的节律和固定的问题。
几个月前,风向开始转变。
伊米塔多通过私下途径,向总统办公室呈递了一份关于DIA特工袭击其总部的确凿证据。
这记重拳打得大众党措手不及,最终被迫向总统一方让渡出了在DIA内部的部分关键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