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推进新政的按察使的权利,
在没有直接监管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问题。】
【而包拯所指出的这个问题,也是改革之中的一个重要缺陷,
于是,保守派牢牢地把握住了这份奏书。】
【他们以此不断地向改革派发起了进攻,由此引起了宋仁宗的十分重视,
对庆历新政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优势也逐渐向保守派倾斜。】
【原本与包拯关系不错的改革派欧阳修,也因此和包拯产生了矛盾,】
【最后在所有人以为包拯属于改保守派的时候,
他居然再次奏书,并且大赞新政。】
【明确说明了,庆历新政的优秀方面和长处,
认为坚决不能因为一个问题就彻底推翻。】
【他这一番操作,直接看懵了两派,
完全弄不清楚,他到底属于哪个派系。】
天幕之下,不仅看懵了上面以后的官员们,
还把现在朝堂上的文武百官视线混淆了。
仁兄,你究竟是哪边的?
面对数不过来的疑问视线,他只是默默地抬头望天,
包拯:今日的太阳可真太阳啊~
最后还是交情甚好(天幕都认证过)的欧阳修,问出了那个大家都想问的问题,
“包拯兄弟......”
还未张开口,便被后者打断,
“欧阳兄,我知道你想问什么,但你别问。”
包拯优雅保持微笑。
【欧阳修曾在自己的文章当中说过,
“包拯始终和别人保持着一种距离,从来不会亲近一方或是远离一方。”】
【他也从不参加两派之间的讨论,
一向都是对即赞扬,错即抨击。】
【然而正是因为这种作风,
让宋仁宗认为,他有着一颗向着皇帝的忠心。】
【在完全不存在站队的情况下,
在政治问题上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平衡作用。】
【以至于包拯哪怕是冷脸上谏,
甚至激动的时候,近距离面对皇帝口沫横飞。】
【宋仁宗依然也只是淡定地擦去脸上的口水,
还允许他继续讲述自己的观点。】
“这位皇帝这么宽容的吗?
真不愧为仁宗之名啊。”
【就在保守盘占据优势的时候,其内部的重要人物名叫张尧佐。】
【此人在各地都有着非常不错的政绩,
而且还是一个身份非常特殊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