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泰修仙传
第九十三章 寒渊守关人
剑光破开暮色时,文泰正盘膝坐在寒渊边缘的玄冰岩上。指尖流转的青色灵力与崖下蒸腾的白雾相撞,凝结成细碎的冰晶,顺着岩石缝隙坠入深不见底的黑暗。三日来,他已将此地的灵力流动探得一清二楚,可那枚藏有《青元剑诀》下卷的玉简,仍如石沉大海般毫无踪迹。
“这鬼地方连灵虫都不见半只,真能有上古传承?”阿蛮的声音从灵兽袋里钻出来,带着几分不耐。小家伙蜷缩在袋中温暖的灵绒垫上,两只尖耳时不时抖一下,显然对外面的寒气颇为抵触。
文泰未作回应,只是抬手祭出那枚残缺的青铜令牌。令牌入手冰凉,表面刻画的云纹在灵力灌注下微微发亮,却始终无法激活完整的感应。三日前他追踪血影门余孽至此,对方情急之下坠入寒渊,只留下这枚令牌和“寒渊守关人”五个字。如今余孽生死不知,传承线索却断在了这里。
他起身走到崖边,俯瞰下方。寒渊之中白雾翻涌,能见度不足三丈,且蕴含着诡异的阴寒之气,即便是筑基中期修士的灵力护罩,在此地也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耗。更奇特的是,渊底偶尔会传来金石碰撞的闷响,似有巨兽在暗中活动。
“小心!”阿蛮突然尖声提醒。
文泰几乎是本能地侧身闪避,一道黑影带着破风之声擦着肩头掠过,重重砸在玄冰岩上,碎裂成无数黑色絮状物。待那些絮状物落地,竟化作一只只指甲盖大小的黑色甲虫,争先恐后地朝着他的灵力护罩爬来。
“是噬灵蛊!”文泰眼神一凝。这种毒虫专噬灵力,虽单个威力不大,但若成群结队,即便是结丹修士也要退避三舍。他当即掐诀,青色剑光暴涨,将周身丈许范围内的毒虫尽数斩灭。可刚清理干净,渊下又传来密集的爬动声,更多的噬灵蛊顺着崖壁涌了上来。
看来硬闯绝非良策。文泰迅速后退,召回剑光护住周身,同时从储物袋中取出一枚火属性符箓。寒渊阴寒,火属性法术理应能克制这些阴邪毒虫。他指尖灵力催动,符箓化作一团熊熊烈火,朝着崖下掷去。
火焰落入白雾的瞬间,果然传来一阵刺耳的嘶鸣。白雾被灼烧得翻滚蒸腾,露出了下方隐约的石阶。那些石阶由青黑色岩石砌成,蜿蜒向下延伸,每一级都布满了青苔,显然已久无人迹。更关键的是,石阶两侧的岩壁上,每隔数丈便镶嵌着一枚拳头大小的夜明珠,散发着微弱的光芒。
“这石阶倒是规整,不像是天然形成的。”阿蛮的声音多了几分好奇。
文泰没有贸然下去,而是仔细观察着那些夜明珠。珠子表面光滑,隐约能看到淡淡的符文印记,与青铜令牌上的云纹有几分相似。他尝试着将令牌对准最近的一颗夜明珠,果然,令牌上的云纹骤然亮起,与夜明珠的光芒遥相呼应。
随着光芒流转,石阶两侧的岩壁突然震动起来,原本空白的石壁上竟缓缓浮现出一行行古老的文字。文泰凑近细看,发现竟是关于寒渊的记载:“寒渊之下,乃上古修士闭关之地,设三重关卡,非有缘者不得入内。守关人镇守千年,唯持令者可见。”
“有缘者?”文泰摩挲着令牌,心中了然。这令牌便是进入寒渊的钥匙。他不再犹豫,踏着石阶缓缓向下走去。越往深处,寒气越重,灵力护罩上已凝结起一层薄冰,好在他修炼的《青元诀》兼具阳刚之气,尚能抵御。
走了约莫百十级台阶,前方的雾气突然变得稀薄,一座拱形石门出现在眼前。石门由整块墨玉打造,上面雕刻着复杂的阵法图案,正中央则镶嵌着一个与青铜令牌大小相符的凹槽。
文泰上前将令牌嵌入凹槽,只听“咔嚓”一声轻响,石门缓缓向内开启。门后并非想象中的密室,而是一片广阔的石厅,石厅中央矗立着一座丈许高的石像。石像身穿古朴道袍,面容模糊,双手结印,周身散发着淡淡的灵力波动。
“这便是守关人?”阿蛮从灵兽袋里探出头,好奇地打量着石像。
话音刚落,石像突然动了。它缓缓睁开双眼,眼中没有瞳孔,只有一片浑浊的白光,开口时声音如同金石相击,沙哑而古老:“持令者,入我寒渊,需过三关。若成,可得传承;若败,身死道消。”
“请前辈明示。”文泰拱手行礼,神色凝重。他能感觉到,这石像虽非活物,却蕴含着不弱于筑基后期修士的力量。
“第一关,辨灵。”石像抬手一挥,石厅四周的墙壁突然亮起,浮现出数十种灵草的虚影,“半柱香内,指出其中三种至阳灵草,且需说明其用途。”
文泰心中一松。辨灵乃是修士的基础本事,更何况他曾在丹堂研习过三年,对灵草的认知远超同阶修士。他目光扫过墙壁上的虚影,很快便有了答案。
“此为赤焰草,可入药炼制聚气丹,亦能直接焚烧驱邪。”他指向一株叶片泛红、形似火焰的灵草,“此为阳炎花,花瓣可提纯火属性灵力,是筑基修士突破瓶颈的辅材。”紧接着,他又指向另一株顶端开着金色花朵的植物,“此为烈阳果,果肉蕴含纯粹阳气,可解阴寒之毒。”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