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神特么文人盛世

赵匡胤看到只有一个哲宗硬气,心里涌起深深的无力感。

花钱买和平,神特么的文人盛世。

如果他篡位有罪,请老天制裁我,而不是让这些不肖子孙来祸害大宋。

还有,什么叫不敢用武将?

不用武将,用什么?

堂堂中原大国,竟然被辽国和西夏逼着上贡,简直丢人丢到家了。

无能之君啊。

后周郭荣叹了口气,赵匡胤上位太不光彩,势必要对士绅集团进行妥协,朝廷威望也不足……

他还真得活得再长一些,不然这百姓,可真太遭难了。

大宋前朝代皇帝:“……赵家人就不适合当皇帝,我说的。”

皇帝代代贪图苟安,大宋迟早要完。

此时,他们对大明好感直线上升。

虽说那些个文官糟心事多,但皇帝就没怕过对手,万历三大征还真不是谁都敢打。

尤其是刘彻,他有太后和太皇太后两座大山,有父辈积累的财富,也面临外敌的压力。

亲政后正是大展拳脚的时候,看到大宋是这个送,他就浑身难受。

真是有钱任性。

凭毛这些皇帝都比他有钱?

有钱不会花,简直是不把钱当钱。

这辽国跟西夏把大宋当猪养,看准时机就宰一刀,这钱怎么不能是他的?

霍去病等人看到刘彻羡慕大宋有钱,他们心里都想着,下次一定给陛下打个漂亮仗,把匈奴的钱都抢回来。

在金国的宋徽宗对着天幕痛哭,感叹自己做了第二个李煜……

朱棣与朱元璋摇摇头,宋仁宗的庆历和议承认西夏独立,确实是他的锅。

但辽国西夏的事,认真说起来,还是赵光义造的孽,没打过萧绰萧太后,又放任李元昊的爷爷李继迁壮大。

最后,把问题都留给了子孙后代。

宋仁宗接到这个烂摊子,可以说是倒霉,但他自己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都说仁宗朝名臣辈出,那些个名臣,同样也要背锅。

临终前的狄青幽幽一叹,“大宋容不下武将。”

仅仅是晋升枢密使,有调兵权,就被弹劾有造反的能力就等同于要造反,真踏马操蛋。

仁宗的仁,是对文官的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