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玄德谦让再三辞

大军开拔,一路无话。刘备心里揣着个小鼓,敲得那叫一个七上八下。去小沛,说起来是“稳妥之策”,可这心里头,总觉得有点像是去别人家蹭饭,主人家还没明确说“欢迎欢迎”,只是有个管家偷偷递了个眼色。这饭,吃起来能踏实吗?

他骑在的卢马上,看着旁边兴高采烈的三弟张飞。张飞这会儿正扯着大嗓门,跟关羽吹嘘:“二哥,等到了小沛,俺老张先喝他三大坛酒,再睡他三天三夜!这阵子窝在那小古城,可憋屈死俺了!”

关羽依旧是那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沉稳模样,只是淡淡提醒:“三弟,小沛是军事重镇,非同小可。我等初来乍到,还需谨言慎行,莫要惊扰了地方。”

赵云在一旁听着,嘴角微不可察地弯了一下。翼德将军这性子,到了哪儿都像是往静水里扔了块大石头,想不惊扰都难。他策马靠近刘备,低声道:“主公,前方便是徐州地界了。是否先派斥候打探一番?尤其是小沛方向,需确认刘何将军是否已做好准备。”

刘备从思绪中回过神,连连点头:“子龙思虑周全,就依你之言。” 他立刻吩咐一队精锐斥候,快马加鞭,前往小沛联络并探查周边情况。

大军继续前行,进入徐州北部。沿途所见,让刘备等人心情愈发沉重。田地荒芜,村落残破,偶尔见到面黄肌瘦的百姓,眼神中充满了麻木和恐惧。这与他们记忆中那个相对富庶的徐州,简直判若两地。

“都是吕布那厮造孽!”张飞看得心头火起,怒骂道,“好好一个徐州,被他祸害成什么样子!”

关羽亦是眉头紧锁:“暴政如此,民心尽失。陶使君无力制衡,以致于此。”

正议论间,前方烟尘滚滚,一骑快马飞奔而来,正是先前派出的斥候队长。那队长冲到刘备马前,勒住战马,气喘吁吁地禀报:“主公!小沛……小沛城四门紧闭,吊桥高悬!城头守军盔明甲亮,弓弩齐备,如临大敌!我等亮明身份,要求见刘何将军,城上只回说需禀报,让我等在外等候消息!”

“什么?”刘备心里“咯噔”一下。这情形,可跟预想的不太一样啊。不是说好了刘何愿意开城相迎吗?怎么摆出这么一副戒备森严的架势?

张飞一听就炸了:“岂有此理!那刘何搞什么名堂?莫非想戏耍俺哥哥不成?待俺冲到城下,骂他个狗血淋头!”

“翼德休得鲁莽!”刘备赶紧喝止,心里却是疑窦丛生。他看向孙乾:“公佑,这……糜子仲当初是如何与刘何联络的?莫非其中有了变故?”

孙乾也是脸色微变,沉吟道:“主公勿忧。或许是刘何将军为人谨慎,未见主公大军,不敢轻易开城。亦或是……小沛城内,另有他人掣肘?”

关羽丹凤眼寒光一闪:“看来,这顿‘饭’,不是那么好吃的。大哥,我军需稳扎营寨,从长计议,不可贸然靠近,以免中了埋伏。”

刘备点头称是,传令下去,大军在距离小沛城二十里外的一处依山傍水之地扎下营寨,多设鹿角拒马,严密警戒。

安营已毕,刘备在中军大帐内坐立难安。这出师不利的第一战,就碰了个软钉子,后面的路还怎么走?他刘备自问行事仁义,怎么想占个地盘就这么难呢?

就在这时,帐外军士来报:“主公,营外有一人,自称是糜竺先生派来的信使,有密信呈上!”

“快请!”刘备精神一振。

很快,一个作商人打扮的精干汉子被带了进来,确认身份后,从贴身衣物内取出一封密信呈给刘备。刘备急忙展开,正是糜竺笔迹。

信中说,情况确有变化。刘备大军动向已被吕布在徐州的耳目察觉,吕布已派人斥责陶谦“引狼入室”,并暗中向小沛守将刘何施压。曹豹等亲近吕布的将领也在小沛军中散布谣言,说刘备名为援救,实为夺权。刘何此刻承受巨大压力,内心动摇,既怕得罪吕布,又担心刘备怪罪,故而紧闭城门,观望风向。

糜竺在信中建议刘备,此刻千万不可急躁用强,反而要表现出极大的诚意和谦逊。他提议刘备可先派一位能言善辩、地位足够高的代表,轻车简从,前往小沛城下,与刘何当面陈说利害,表明心迹,消除其疑虑。同时,大军按兵不动,以示无犯之意。待刘何放下戒心,再谈入城之事。

看完信,刘备将内容告知帐内众人。

张飞第一个跳起来:“还要等他放下戒心?俺看那刘何就是欠收拾!大哥,让俺带三千兵马,到城下叫阵,看他开不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