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在小沛正式继任徐州牧的消息,如同在滚沸的油锅里泼进了一瓢冷水,在徐州内外激起了剧烈的反应。对刘备集团而言,这是名分已定,大业开启的标志;对曹操而言,这是暂时可以容忍、日后再收拾的“看门人”;而对正被曹操大军围在郯城里,缺粮少兵,焦头烂额的吕布来说,这简直就是在伤口上狠狠撒了一把盐,外带踹了两脚!
郯城,被曹军团团围住,攻防战已进入最惨烈的阶段。城内粮草日渐匮乏,军心浮动,百姓惶惶。吕布每日在城头督战,看着城外密密麻麻的曹军营寨和日夜不停的攻势,心情本就恶劣到了极点。
这一日,他刚打退曹军一次凶猛的进攻,浑身血污,疲惫不堪地回到府中,正欲借酒浇愁,心腹将领魏续(吕布亲戚)却拿着一封书信,面色古怪地走了进来。
“主公……小沛……有信到。”魏续的声音有些迟疑。
“小沛?”吕布醉眼惺忪,一时没反应过来,“小沛哪个混蛋来的信?” 他现在听到“小沛”俩字就心烦。
“是……是刘备派人送来的。”魏续低声道。
“刘备?!”吕布一听这个名字,就像被踩了尾巴的猫,猛地跳了起来,酒醒了大半,一把夺过书信,“大耳贼!他敢给俺来信?是来求饶还是来挑衅?!”
他撕开火漆,抽出信笺,瞪大眼睛看去。信是以徐州牧刘备的名义写的,语气……居然十分“客气”,甚至带着几分“谦逊”。
信中大意如下:
“汉寿亭侯领徐州牧备,顿首再拜奉书于温侯吕将军麾下:备才疏德薄,谬蒙陶恭祖错爱,临终以州事相托,惶恐不胜,固辞不获,暂摄州牧,实为权宜之计,意在保境安民,绝无他图。久闻温侯神武天纵,威震华夏,备心向往之。今曹贼犯境,徐州危殆,正当英雄携手,共御外侮之时。温侯坐镇郯城,力抗强敌,备感佩莫名。愿与温侯捐弃前嫌,同仇敌忾。备虽不才,愿效微劳,若温侯有需,粮草军资,但有所命,无不应允。伏望温侯以大局为重,徐州苍生为念。书不尽意,万望钧察。”
这封信,写得是滴水不漏。先是低调表明自己接任州牧是“被迫无奈”、“权宜之计”,然后猛拍吕布马屁,称赞其勇武,最后表达“合作”意愿,甚至暗示可以提供援助。表面上看,是刘备在向吕布示好,寻求联合抗曹。
然而,吕布看完信,非但没有丝毫感动,反而气得浑身发抖,脸色铁青,一把将信纸揉成一团,狠狠摔在地上,还用力踩了几脚!
“呸!假仁假义!无耻之尤!”吕布破口大骂,声音因为愤怒而尖利,“大耳贼!安敢如此欺我!窃据州牧之位,还敢来信卖好!什么‘权宜之计’?什么‘捐弃前嫌’?分明是猫哭耗子,来看俺的笑话!还‘粮草军资’?俺看你是巴不得俺被曹操打死,你好来收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