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周书记的“私心”,他把江澈推了出来!

江澈:“……”

他感觉自己一拳打在了棉花上,而且这团棉花还反手给了他一个五星好评。

这世界到底怎么了?

“既然你是‘林业碳汇’项目的最初提议者,”钱振华话锋一转,提出了第二个问题,“那我想听听,对于这个项目的未来,你个人有什么看法或者建议?”

又来了!

江澈感觉自己像是在玩一个闯关游戏,刚打完一个小怪,大BOSS就刷新了。

他再次启动大脑里的“躺平模式”,搜索着最空泛、最不会出错的答案。

“报告省长,我的看法还很肤浅,不成系统。”他先用一句话自贬,降低对方的期待值,“我个人觉得,‘林业碳汇’项目目前还只是一个开始,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在咱们青阳县的一次成功实践。至于未来,我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以周书记为班长的县委班子的带领下,我们一定能走出一条具有青阳特色的生态发展之路。”

说完,他闭上了嘴。

整段话,充满了“在……下”的排比句式,内容积极向上,口号喊得震天响,但仔细一品,却发现什么具体的东西都没说。

这是他上一世在各种务虚会议上,总结出的“发言黄金模板”,俗称“正确的废话”。

说完这通废话,江澈感觉自己已经耗尽了毕生所学,他低着头,等待着最终的宣判,最好是“今天的谈话就到这里吧”。

周国华在一旁听得暗暗点头,心里对江澈的评价又高了一层。这番话,既表明了态度,又守住了本分。作为一个县里的年轻干部,在省领导面前,谈论全县的宏观发展,本就容易言多必失。江澈这种只谈原则、不谈具体的做法,是最稳妥,也是最聪明的。

然而,钱振华的反应,再次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他没有觉得江澈在敷衍,反而陷入了沉思。

片刻后,他抬起头,目光中带着一种发现宝藏般的惊喜。

“好一个‘具有青阳特色的生态发展之路’!”钱振华一拍大腿,赞叹道,“说得好!小江同志,你这句话,看似简单,却点到了问题的核心!”

江澈猛地抬头,满脸问号。

我……我说了什么?我刚才说的不是模板里的废话吗?

只听钱振华继续说道:“现在很多地方搞发展,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