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账本

“课本上教的,很可惜没赶上资本主义。”郝开明非常遗憾地说道。

“傻小子!那就是有资本了。文官集团,他们的战略诉求,资本,通俗地说,赚钱,赚更多的钱。谁阻挡他们发财,谁想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谁就是他们不共戴天的仇人。这就是资本主义精神。设计这个局关键在歼灭皇帝所直接控制的嫡系部队,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陆上武装力量。因为这支武装力量的存在,一方面他控制了路上丝绸之路,让资本家无法和北方的蛮夷自由贸易,另一方面官僚集团总是担心这支武装力量早晚会南下,打击他们的海上走私贸易,长城的存在并不仅仅视为了军事防御,主要是为了控制贸易,有了长城,就可以永远占据和蛮夷贸易的主导权和主动权。具有绝对的商品定价权,从这点儿看修建长城并不是赔本买卖,或者说长期看,长城的修建成本都摊销成了,对蛮夷欧间接征收的商税。”阮桂芳不疾不徐地说道。

“呃……”郝开心仔细想了想,“不对呀!不是说郑和船队赔钱了。他们来朝贡换走咱们的瓷器,茶叶,丝绸。”

“怎么可能赔钱,咱们是生产型国度,产品定价权在咱们手里,东南亚有大象,六千斤象牙都换不了一匹丝绸。”阮桂芳摇头轻笑道。

郝开明闻言眼睛瞪的溜圆,不敢置信地看着老妈,“是这样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有记载的。朱棣为啥能一直打仗,揍的北元哭爹喊娘的,就是因为海上贸易,他的私库。你皇帝赚的盆满钵满的,满朝文武,得不到一点儿好处,能不怨恨吗?”阮桂芳没好气地说道。

“这?”郝开明无言以对了。

“表面上看明朝的朝贡体系是厚往薄来,中央吃亏了,所以得砍了。”阮桂芳冷哼一声道,“朝廷是傻子吗?为什么国家积累了那么多的金银,中央对贸易绝对的控制权,给商品定价,压低蛮夷的商品价格。蛮夷不接受这个价格,就不开关互市,不开关互市,蛮夷的牛马羊,就是被冻死。不买粮食过冬,人也会饿死。国内的资本家,怎么能甘心朝廷吃的满嘴流油,那些走私集团不干掉皇帝。官僚集团控制了军队,明朝再也没起来。官僚接团借蛮夷的军事白手套,来消灭帝国的军事力量,蛮夷和他们是友军,皇帝才是他们的敌人。”

“这颠覆我的认知了。”郝开心抿了抿唇看着妈妈说道。

“你们去看历史就看着阴谋论合理吗?”阮桂芳笑眯眯地看着他们说道,“伟人看明史就特别的生气,太窝囊了,敌人不在境外,在内!在庙堂之上。”

“大国亡于内。”郝开心眨了眨眼睛看着妈妈说道。

“事实胜于雄辩,实事求是。”阮桂芳眸光深邃地看着他们说道。

阮桂芳眉眼弯弯地看着他们,“掩耳盗铃,叶公好龙,刻舟求剑这些古文化是真的绝,而且越学习越绝,咱们的传统文化绝不是被定义的死物,它是一种阴阳形式的动态平衡,也就是说,几千年以前的东西,几万年以后也必定会存在,这片土地有一种超乎寻常的黏性,它什么也不怕,因为它会自我修正。”

“有这么神奇吗?”郝开明好奇地问道。

“去博物馆看看那些引起共鸣的文物,穿越时空,你还认得。”阮桂芳忽然听见猫叫声,“这狸花猫像像诗歌。上千年也是这个样。”

“呵呵……”郝开明闻言摇头失笑。

“别笑,那些文字记载,你到现在都还认得。”阮桂芳眸光深邃地看着他们说道,“别小看儒家,儒家怎么了?儒家单单记录历史就是独一份的。”

“咱们没有历史,只有王朝更替。华夏历史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历史,只是王朝更替的循环,缺乏向更高阶段的自我超越。”郝开明纯净的双眸看着老妈说道。

“放屁!”阮桂芳气的爆粗口,闭了闭眼缓和了一下,“你看看咱们的历史,就知道有多先进了,各朝各代不是简单的循环,老祖宗英明,你看看就知道了。”冷哼一声,“咱们统一的王朝一般二三百年,欧美你瞅瞅能撑过二三百年咱们再讨论。”

“您的意思是欧美撑不到?”郝开明不敢置信地看着老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