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客栈里一片繁忙。王师傅带着徒弟们拆墙、砌砖、改楼梯,忙得热火朝天。萧墨尘每天都会过来看看进度,有时会帮着搬一些轻便的材料,有时则站在一旁,看着沐熙和王师傅讨论装修的细节。沐熙更是每天都泡在客栈里,一会儿指挥徒弟们调整桌子的位置,一会儿又跑去厨房,和王师傅商量灶台的高度。她甚至还亲自去窑厂,看着工匠们烧制那个大瓦罐,生怕做出来的样子不符合她的要求。
五天后,大瓦罐终于送来了。那瓦罐果然有半人高,通体呈深褐色,上面刻着简单的花纹,罐口很大,里面整齐地排列着十几个小格子,每个格子刚好能放下一个小瓦罐。沐熙看着这个大瓦罐,笑得合不拢嘴,她小心翼翼地把瓦罐搬到厨房的角落,又让人找来几块石头,把瓦罐垫得稳稳的,仿佛在对待一件稀世珍宝。
厨房的改造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原本的泥土灶台被拆掉,换成了用青砖砌成的大灶台,灶台表面抹上了一层光滑的白灰,干净又整洁。木柜也做好了,分成了一格一格的,沐熙把带来的厨具和调料一一摆放进去,整整齐齐,一目了然。
后院的花园也开始动工了。萧墨尘让人从城外的苗圃买来了桃树、梨树和葡萄藤,还有各种药材的幼苗。沐熙亲自带着徒弟们挖坑、种树、浇水,虽然弄得一身泥土,却乐在其中。她还在花园的中央挖了一个小池塘,池塘里放了几条小鱼,池塘边种上了几株荷花,夏天的时候,荷花盛开,小鱼在水中游弋,肯定是一幅很美的画面。
时间一天天过去,福禄客栈的变化越来越大。一楼的大堂已经初具规模,原本杂乱的客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宽敞明亮的空间,方桌和长凳整齐地摆放着,柜台也已经做好,上面铺着一层深红色的绒布,显得很有档次。二楼的雅间也已经隔好,布帘挂在了门上,透过布帘的缝隙,可以看到里面的圆桌和软凳,温馨而雅致。楼梯上方的棚子也搭好了,瓦片铺得整整齐齐,风铃挂在棚子的四角,风一吹,便发出“叮铃叮铃”的响声,清脆悦耳。
这日傍晚,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客栈的院子里。沐熙和萧墨尘站在院子中央,看着眼前焕然一新的客栈,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原本破败狼藉的福禄客栈,经过这几日的改造,已经完全变了模样,虽然还没有彻底完工,但已经能看出几分新的气象。
“萧墨尘,你说,等客栈装修好了,取个什么名字好呢?”沐熙转过头,看着萧墨尘问道。她觉得“福禄客栈”这个名字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客栈了,需要一个新的名字来匹配它的新面貌。
萧墨尘抬头望着门楣上那块还没更换的匾额,沉思了片刻,说道:“不如叫‘归云楼’如何?‘归云’二字,既有悠然闲适之意,又暗合‘云游至此,便为归处’的意思,客人来了,就像回到了自己家一样。”
沐熙眼睛一亮,拍手称赞:“好名字!就叫归云楼!等匾额做好了,我们就把它挂上去,到时候归云楼开张,肯定会很热闹。”
萧墨尘看着沐熙兴奋的样子,心中也涌起一股暖意。他知道,归云楼不仅仅是一个客栈的改造,更是他和沐熙共同的心血,也是他母妃的新生。从福掌柜的离开,到图纸的绘制,再到如今的初具规模,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他们的努力和期待。
夜色渐浓,春城的街道上渐渐安静下来,只有归云楼里还亮着灯火,偶尔传来几声工匠们的谈笑声。沐熙和萧墨尘坐在厨房的灶台边,看着窗外的月光洒在院子里的桃树上,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他们知道,归云楼的故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