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秘境

三丈高的下落势能在道纹转换下发出水晶碎裂般的脆响,全部转化为横向动能。

他的身体在空中划出一道违背常理的锐角折线,落地时冲击波呈扇形扩散,夯实的石板如同松软的沙土般被犁出七尺长的沟壑,碎石在道纹余韵中违反重力地悬浮了一瞬。

灰袍人的刀锋第一次出现了迟疑。

他们笼罩在兜帽下的面容看不清表情,但肢体动作显露出明显的计算中断。

陈理趁机抓起地上的永动模型。当他将其掷出时,最外层的圆环突然加速到肉眼难辨的残影状态。

灰袍人被迫进行闪避,他们的移动轨迹暴露出致命规律:永远保持匀速直线运动,转向时必然先完全静止,就像被无形力线牵引的提线木偶。

惯性...陈理瞳孔收缩,指尖突然触到地上一块棱角分明的玄武岩碎块。

他身体上的道纹立即响应,将旋转扭矩转化为角动量守恒的完美闭环。

石块脱手时带着令人眩晕的螺旋轨迹,表面因与空气的剧烈摩擦而泛起暗红色光晕。

灰袍人第一次展现出慌乱。他们违背基本运动定律强行急停时,袍角突然像受到某种阻力般剧烈抖动,露出下方若隐若现的齿轮结构。

这个违反物理法则的急停动作,正是他们精密运转系统中唯一的致命缺陷。

就在战局逆转的瞬间,整个石室突然被湍流笼罩。

灰袍人在紊乱的流体中寸步难行,像被困在蜂蜜里的昆虫。

陈理趁机退出石室,回到禁地电磁牢笼球形核心处。

此时一支青铜计算尺破空而来,尺身上的Re=2000刻度亮起刺目红光。

禁闭时间到了...缥缈的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该出来了。

陈理身心骤然放松,3日的疲劳袭来,晕倒过去。

当陈理再睁眼时,已经躺在经书阁的竹榻上。

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在青砖地面投下细密的光栅。竹榻发出细微的咯吱声,与远处传来的钟磬声形成奇特的谐波共振。

守阁老人正在煮茶,铜壶嘴喷出的蒸汽形成稳定的层流。

壶身镌刻的云纹在热力作用下微微发亮,壶底三足竟是与《考工记》记载完全一致的周制形制。茶水沸腾时,壶盖跳动的频率恰好是晨钟的基频。

永动模型是假的。陈理嘶哑地说。他喉间有灼痛感。袖口残留的硫磺气味暗示着某种非平衡态热力学过程。

老人嘴角微扬:但守恒定律是真的。他递来的茶杯壁上,刻着极小的字迹:3K。茶汤表面漂浮的纳米级金箔在特定角度折射出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独特光谱。杯底沉淀的茶渣排列成标准的黑体辐射曲线。

窗外,炼器堂方向亮起不祥的红光。

陈理臂上的道纹突然与某种遥远频率共振,浮现出新的方程:∮B·dl=μ?I+μ?ε?dΦE/dt...这是安培-麦克斯韦定律。

皮肤下的量子点随着公式显现同步发光,构成完美的电磁场模拟图景。

更诡异的是,这些符号的书写风格明显带有二十世纪后期《物理评论快报》的排版特征。

茶桌下,一把古朴的青铜游标卡尺此时正在啃食一块μ=0的超导体碎片,发出令人牙酸的摩擦声。

它的青铜牙齿与材料接触时迸发出肉眼可见的库珀对隧穿火花。每啃噬一口,精怪背上的珐琅刻度就会自动修正为新的测量值,精度达到普朗克长度量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