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刺字王者的权衡

八月的九江,空气粘稠得能攥出水来,淮水特有的甘甜气混杂着泥土的芬芳,弥漫在六县高大厚重的城墙内外。

这座九江王英布苦心经营多年的都城,旌旗在闷热的空气中无力地垂着,甲士巡弋的脚步也透着一股被暑气压垮的沉重。

楚汉争斗的滔天巨浪在北方轰鸣,荥阳的烽烟虽远,那无形的压力却如同巨石,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个六县人的心头,更如同枷锁般压在王座之上那位枭雄的脊梁。

正午时分,城门处一阵骚动。一支二十余人的队伍,风尘仆仆,仪仗却鲜明的刺眼,如同烧红的烙铁,狠狠摁进一潭死水里,瞬间激起滔天巨浪。

为首者,正是汉王刘邦特使——随何。他面容瘦削,眼神却沉稳如深潭,毫无长途跋涉的倦意。

他刻意高擎着代表汉王威仪的旌节(印信),身着崭新的汉官正服,身后卫士高举的“汉”字大旗,尺寸远超寻常,旗面迎风猎猎狂舞,发出惊雷般的裂帛之声,几乎要盖过市井的所有喧嚣。

入城一刻,随何勒马驻足,目光如电扫过城楼上下惊疑的守军和驻足观望的百姓。他深吸一口气,胸膛鼓起,用尽全身力气,将声音如同投石机抛出的巨石般,狠狠砸向这座城池的心脏:

与二十名卫士齐声怒吼,声震屋瓦:

“汉王特使随何,奉旨觐见九江王!汉王特使随何,奉旨觐见九江王!!汉王特使随何,奉旨觐见九江王!!!”

声浪滚滚,一浪高过一浪,穿透街市的嘈杂,惊飞檐下宿鸟,引得行人无不骇然侧目,商铺窗后、巷弄暗处,无数惊惧、猜疑、好奇的目光闪烁如鬼火。

随何要的就是这般大张旗鼓,他不仅要让六县知道,更要让这消息如同长了翅膀的瘟疫,以最快的速度传遍九江,飞向彭城。

这本身就是一道凌厉的阳谋,将压力与抉择的利刃,赤裸裸地悬在英布的头顶,也掷向彭城那位霸王的案前!

驿馆之内,雕梁画栋,陈设奢华。美酒佳肴流水般送入,轻歌曼舞从未停歇。

九江王的心腹太宰,一张圆脸堆满职业化的谦恭笑容,言语极尽奉承,却字字句句如同绵里藏针:“尊使一路辛苦!大王闻听尊使远来,本欲即刻召见,奈何近日军务实在繁冗,加之偶感风寒,龙体欠安…还请尊使在驿馆安心休憩几日,待大王康健,定当盛情相迎…” 对英布来说,“拖”字诀,无疑是最恰当的选择,或者可以说不用选择。

随何端坐案前,对满桌珍馐视若无睹,只捧着一卷《孙子兵法》,就着透窗而入的明亮天光,细细品读。

他面容平静,眼神专注,仿佛真是一位来此游历山水、寻访古迹的闲散文士。一连三日,皆是如此。

读书、品茗、观庭前花开花落,与太宰也只聊些九江风物、淮水鱼鲜,绝口不提使命。

这份超乎寻常的从容淡定,如同深不可测的潭水,反而让负责“款待”与监视的太宰心中越发忐忑不安,如同揣了个不断膨胀、长满尖刺的刺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