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宛城定策

一席话,如醍醐灌顶,又如暗室灯明!

刘邦猛地站起身,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之前所有的迷茫、恐惧,似乎在这一刻找到了宣泄的出口和明确的方向!

这战略迂回深远,放眼全局,绝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之辈所能提出!它完美地规避了汉军眼下战力不足、畏楚如虎的弱点,转而以空间换时间,以调度破强敌,真正做到了扬长避短!

“妙!妙啊!”刘邦激动得难以自持,在厅中快步踱走,双手因兴奋而微微颤抖,“先生真乃国士之才!此策高瞻远瞩,非寡人所能及!若依此策,何愁项籍不破!”

他猛地停下脚步,目光灼灼地看向白圭,语气无比恳切:“先生大才,岂可埋没于草野?寡人欲请先生暂留军中,参赞军务,朝夕请教,不知先生可愿屈就?”

白圭对于刘邦的激动与招揽,似乎早在意料之中。他面色依旧平静,只微微欠身:“大王谬赞。草野之人,疏懒已久,本不欲涉足纷争。然既见大王求贤若渴,心怀天下,圭愿效绵薄之力。只是才疏学浅,若有疏漏之处,还望大王海涵。”

“先生过谦了!得先生之助,实乃天助寡人!”刘邦大喜过望,心中阴霾一扫而空,仿佛重新注入了无限的勇气与希望。

然而,在那喜悦的底层,一丝怀疑悄然滋生。此人来得太过蹊跷,其言其行又太过完美,莫非……是项羽派来的细作?用如此高明的计策,诱我深入绝地?

此念一生,便再难遏制。

计策既定,刘邦雷厉风行。他不再纠结于是进是退,迅速以“巡狩南境,抚慰地方,联结诸将”为名,留部分兵力坚守成皋,自己则亲率主力,并携新拜的客卿白圭,南出武关。

南下途中,刘邦对白圭几乎是言听计从,但也加入了自己的一些“灵机一动”。他严令部队昼伏夜出,多遣疑兵,广布旌旗,沿途大肆宣扬汉军声势。

又令军士们反穿外袍,利用地形掩护,尽可能隐匿行踪。这些细节处的巧妙安排,连白圭看了,眼中也偶尔闪过一丝赞赏之色。

与此同时,刘邦秘密唤来了刚刚从修武整顿军队后赶来汇合的护军中尉陈平。此人素以奇计秘谋着称,深得刘邦信任。

是夜,帐中仅他二人,灯焰摇曳。

“陈平,”刘邦压低声音,目光锐利,“寡人新得一人,名曰白圭,颇有才具,现为军中客卿。然其人来历不明,寡人心中总有些许不安。你素有机变,替寡人细细查探一番,此人究竟是何根底,来自何方,目的为何。切记,务必隐秘,不可令其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