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力学圣殿

京城西郊,一处新落成的院落静静矗立。青砖黛瓦,飞檐斗拱,乍看之下,不过是座规模稍大的普通宅邸,与京中达官贵人的别院并无二致。然而,门楣上那块簇新的黑底金字匾额,却透着股说不出的怪异——“穷理致知”。

这四个字,是徐光启徐阁老亲笔所题,笔力遒劲,透着一股子老学究的庄重。可问题是,这地方既不叫“书院”,也不叫“精舍”,偏偏叫“格物院”。在满脑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读书人看来,这名字透着股不务正业的邪气。

此刻,格物院正门大开,却不见车水马龙。受邀前来的,除了格物院的实际主持者宋应星,以及几位被秘密招募、此刻还穿着粗布短褂、神情局促的工匠头目,便只有寥寥数人:一身素净儒袍、须发皆白却精神矍铄的徐光启徐阁老;他身后跟着同样一脸严肃、眼神却透着新奇的学生孙元化;再往后,则是信王府大总管方正化,他今日罕见地没穿内侍服饰,而是一身低调的管事常服,腰杆挺得笔直,眼神锐利地扫视着周围,确保连只可疑的苍蝇都飞不进来。

哦,还有一位,温体仁温大人。这位礼部侍郎是被徐光启硬拉来的,美其名曰“观礼”,实则徐阁老存了点心思,想借机让这位朝中颇有分量的同僚,见识见识这“奇技淫巧”背后的门道。温体仁面上挂着无可挑剔的温和笑容,眼神却像探照灯似的在那些粗糙的木架、铁器、以及一些他完全叫不出名字的古怪装置上逡巡,心里嘀咕着:“信王殿下这是……又在玩什么新花样?弄这么大个院子,就为了摆弄这些匠人的玩意儿?”

“咳咳……”一阵刻意压低的咳嗽声从内堂传来。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信王朱由检,披着一件略显宽大的素色锦袍,脸色带着几分恰到好处的苍白,在两名小太监的搀扶下,慢悠悠地踱了出来。他脚步虚浮,眼神似乎也有些迷离,活脱脱一副久病初愈、强撑着出来见客的模样。

“徐先生,孙先生,温大人……有劳诸位莅临。”朱由检的声音带着点气弱,对着众人微微颔首,目光扫过温体仁时,还特意“虚弱”地笑了笑,“本王……咳咳……前些日子偶感风寒,未能远迎,失礼了。”

方正化立刻上前一步,不着痕迹地扶住朱由检的手臂,低声道:“殿下,您身子要紧,还是坐下说话吧。”他动作自然,眼神里却写满了“殿下您这戏是不是有点过了?”的无声吐槽。

朱由检借势在早已备好的太师椅上坐下,又咳了两声,才看向宋应星:“宋先生,都准备好了?”

宋应星今日特意换了一身洗得发白的儒生袍,头发也梳得一丝不苟,只是那双因常年摆弄器械而略显粗糙的手,和他眼中压抑不住的兴奋光芒,暴露了他与纯粹读书人的不同。他深吸一口气,对着朱由检和众人深深一揖:“回禀殿下,徐阁老,诸位大人,一切准备就绪。今日……今日便由在下,为诸位演示这‘力学’之基础,首讲‘杠杆与滑轮省力之理’!”

“杠杆?”温体仁捻着胡须,微微皱眉,“可是那撬石移木的撬棍?此乃工匠粗鄙之术,何须如此郑重其事,另立门户?”

徐光启捋须笑道:“温大人此言差矣。撬棍虽微,其中蕴含之理却可通天地。阿基米德曾言:‘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整个地球。’此非虚言也。今日宋先生所讲,便是这撬动万物之根本道理。”

“撬动地球?”温体仁失笑摇头,“徐阁老,您这未免太过……天方夜谭了。”他虽知徐光启精通西学,但这话听着实在像痴人说梦。

朱由检靠在椅背上,半眯着眼,仿佛精神不济,心里却在疯狂吐槽:【天方夜谭?老温啊老温,等会儿别惊掉你下巴!宋老师,看你的了!】

宋应星没有争辩,只是走到院子中央。那里早已架设好一个巨大的木制框架。框架一侧,吊着一个足有磨盘大小、看起来沉甸甸的石锁,少说也有几百斤。石锁下方,连接着一根粗壮的木杆——杠杆。杠杆的另一端,则系着几根绳索,绳索绕过几个固定在架子上的木轮(滑轮),垂落下来。

“诸位请看,”宋应星指着那石锁,“此物重约三百斤。若以人力直接提起,非三五个壮汉不可为。”

他拍了拍手,一个穿着短褂、肌肉虬结的工匠走上前,憋红了脸,使出吃奶的力气,也只能将那石锁微微撼动,离地不过寸许,便再也提不动了。工匠喘着粗气退下。

“然,若借杠杆之力……”宋应星走到杠杆长臂的一端,那里垂下的绳索末端,是一个小巧的、仅容一人站立的木制踏板。他站了上去。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温体仁更是瞪大了眼睛,心道:【这宋应星看着文弱,莫非想自己拉动?这不是自取其辱吗?】

只见宋应星深吸一口气,双脚在踏板上用力一蹬!

吱呀——